【明報專訊】2016年8月25日,本港出現首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個案。38歲外籍女患者8月前往中美洲加勒比海聖巴泰勒米島旅遊,在當地曾被蚊叮,途中發病,出現關節痛及紅眼等。該病人居於將軍澳日出康城,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上班,返港後曾到過灣仔及清水灣,食環署之後到上述地點滅蚊。 2015年底巴西開始爆發寨卡疫情,其後病毒在拉丁美洲多個國家及地區肆虐,全國各地也陸續出現感染個案。 ■基本概念 寨卡病毒如何傳播? 經帶病毒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主要媒介是埃及伊蚊;本港沒此蚊,但本港常見的白紋伊蚊亦可傳播。另可透過性接觸、輸血和母嬰感染傳播。 對健康有何影響? 受感染的孕婦可能誕下畸形的小頭嬰兒。另外,寨卡病毒或可導致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現沒藥物可治療,主要透過症狀療法以紓緩不適及預防脫水。 如何預防感染? 人類經由蚊叮咬感染寨卡病毒,日常應做足防蚊措施及防止蚊蟲滋長。 ■小遊戲 面對寨卡病毒,本港政府設有準備和應變計劃,3級的應變級別包括戒備、嚴重及緊急,現處於戒備應變級別。你知道3個級別分別代表什麼情G嗎?試配對正確答案。(圖a) (答案見另文) ■關鍵詞 寨卡病毒 Zika virus 白紋伊蚊 Aedes albopictus 拉丁美洲 Latin America ■想一想 1. 你會怎樣預防感染寨卡病毒? 2. 你已計劃前往的地區正爆發傳染病,你會如期出發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