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芬蘭教育原則 教師無相關培訓
【明報專訊】愛童行小學課程以芬蘭教育模式招徠,創辦人吳志堅說,會聘用4名教師,二人為有10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科主任,一人為曾在教育局擔任課程發展工作的中學教師,另一人正讀碩士,將兼職任教。吳表示去年曾邀請負責推廣芬蘭教育的該國專家來港,向愛童行的教師介紹當地教育模式,但承認教師沒正式接受芬蘭教育培訓。
對此,吳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不是搬芬蘭教育來,是採用其原則」,包括混齡教學、不分科、讓學生連續多年由同一批教師任教、教師了解並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指教師任教小學多年
他指該機構的教師有多年任教小學經驗,可確保學生學習到所需知識。機構採用專題研習,如出海一周可學駕船、海洋生態及環保知識,又可透過看航線學習量角度,之後再參與露營,學習團隊合作及情緒管理;另一例子是到大自然拾果實,再將之分為三等份,學習分數、除數及餘數。他稱學生不用做練習,至於如何鞏固所學,他表示「不是三言兩語說得了,你上網找unschooling(非學校學習)資料就明白」。
該機構擬日後開辦中學,至於屆時如何透過活動教較深的數學概念,吳表示,「中學時會自己看參考書,如大學那樣,學生8歲已培養出自學能力」。他指教師會支援學生學習,但未有回應中學時上課會做什麼,只稱「外國做了很多年」。
學者:港環境未必相符
曾前往芬蘭考察幼稚園教育的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鄭佩華則指出,「用別人的理念,但本港的土壤環境未必相符,可能容易異化」,如芬蘭教師會不斷根據學生情况微調教學法,「芬蘭教師十分敏銳,他們不斷研究、改革、更新,如會反思利用什麼評估學生學習進度,不會停的」。
教師功力是關鍵
愛童行的facebook專頁盡是小朋友參與活動時的快樂笑臉,鄭佩華指開心是學習的第一步,但需分辨孩子是因為刺激而開心,還是因在活動中不斷吸收經驗和知識、從中滿足好奇心而開心,若要達到後者,教師須有足夠功能在活動中引導孩子反思,否則可能淪為「有模式、沒精神」。
鄭提醒家長報讀課程時免被「芬蘭趨勢」牽着鼻子走,要了解機構的教育理念,「是否只拿口號?商人或是教育背景、本身對教育的認識、有否接受過芬蘭訓練等」皆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