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南部多個海灘及沿岸地區發現大量海上垃圾,引起市民以至國際關注,環保署表示過去一周,康文署及食環署從受影響海灘及沿岸地區共收集到逾64.5公噸垃圾,等於4架雙層巴士容量,大嶼山南部泳灘為重災區,愉景灣水質評級由1級良好急降至4級即極差級別,每百毫升大腸桿菌含量高達610粒以上(每千泳客有15宗以上感染個案如皮膚或腸胃病)。環保署並稱,近日在個別沿岸地區收集到的垃圾較以往夏季多6至10倍,垃圾來自珠江沿岸省市。
與此同時,國際環保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發現,距離長洲南部約10公里的外伶仃島西南角沿岸出現了一個「垃圾崖」,懷疑是本港泳灘垃圾來源之一。
05年有前科 兩周撈700噸
環保署表示,自上月20日起接獲報告指香港多個海灘及沿岸地區發現大量垃圾(見圖),該署已即時知會食環署、康文署及海事處加強清理。發言人又罕有指垃圾來自珠三角城市,類似情G曾於2005年發生。翻查資料,2005年6月下旬有大量疑似內地垃圾湧上南區沿岸,垃圾包裝紙或袋顯示來自內地,例如梧州的豆漿膠袋、廣州的洗衣粉膠袋等,政府當年稱約兩星期在海上打撈到700多公噸垃圾。而昨政府公布數字主要是泳灘垃圾,未包括海上垃圾數字。
本報昨到大嶼山南部多個泳灘觀察,其中貝澳泳灘,政府外判的清潔公司工人加緊將收集到的垃圾打包,又指今年夏季垃圾特別多;另長沙有救生員稱昨情G已有改善,上周五、六垃圾堆積最嚴重,泳客見到太多垃圾都不敢下水。
愉景灣水質急變差
除了愉景灣水質連降3級,西貢銀線灣亦因水質被評定為第4級需懸掛紅旗,但據了解與垃圾事件無關。
事件至今已逾兩星期,據悉,踏入7月初情G最嚴重,大嶼山南部泳灘是重災區,日前有環團到大嶼山稔樹灣,發現遍佈垃圾。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稱,每年夏季珠三角海流都會向南流動,途經香港,內地有海上垃圾影響本港泳灘和海岸不足為奇;但他指外伶仃島最近出現數層樓高的「垃圾崖」,堆積垃圾後未有以帆布覆蓋,重量較輕的垃圾如塑膠、木板和紙張容易被強風吹下海,再漂流至香港,增加污染來源,認為特區政府應向內地反映,若調查證實是非法堆填,應執法取締,避免垃圾污染海洋。
何建宗促向內地反映
何建宗又說,垃圾湧上泳灘,若政府加緊清理,對水質只會有短暫影響,個別泳灘如愉景灣水質急變差,相信與地理環境有關,珠三角洋流經愉景灣,較難擴散,故大腸桿菌含量偏高。不過網上有圖片顯示泳灘垃圾中有針筒,會附有細菌和病菌,但環保署只驗大腸桿菌,不能全面反映水質是否適合游泳,故認為市民暫時不宜到受影響泳灘暢泳。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楊松鬺峸e,今次海洋垃圾問題比以往嚴重,但他強調海洋垃圾是長期問題,香港西面及離島泳灘經常發現有簡體字包裝的垃圾,但港府一直未有與內地政府溝通,認為應趁今次事件與內地商討堵截垃圾方案。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