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叻星:搶包山是搶福氣?
【明報專訊】傳統民間祭祀活動歷史悠久,當中有些反映宗教信仰、對大自然的敬畏。長洲的太平清醮是香港一年一度大型傳統祭祀活動,其中飄色巡遊和搶包山比賽,吸引不少市民和旅客湊熱鬧呢﹗活動年年有,但背後的傳統用意你知多少?
爭「平安」變爭勝
堆砌包山的包名為平安包,最初是用來祭祀和施孤(道教拜祭、獻給遊魂野鬼)的包子,傳統祭祀完畢,會舉行「搶孤」習俗,搶得愈多包子,表示福氣愈多。
5月15日零時展開激烈的搶包山比賽,就是今年太平清醮的壓軸好戲。由12名參賽者施展矯健身手,搶奪最高分數(9分)的平安包,最終葉建文封包山王,黃嘉欣蟬聯包山后。
■遊戲一
中華文化過三關:醮
將你選擇的答案(○表示對/X表示錯)填在過三關的方格內(圖a),看看最多可過多少道三關﹗
(1)「醮」是道教的大規模祭祀活動,祈求神靈庇佑,或感謝上天的眷顧。 ○/X
(2)太平清醮是用來保平安的「平安醮」一種。 ○/X
(3)「醮」的舉行時間不同。以漁業為主的地區多於出海捕魚前舉行;而農業地區則會在秋收後舉行以慶祝收成,也不會阻礙日常農耕事務。 ○/X
(答案見另文)
兩片木頭 得知神明意見
民間祭祀原為傳統宗教信仰活動之一,故與鬼神離不開關係。像長洲太平清醮,長洲人信奉北帝(道教神仙人物),決定舉行太平清醮的日期時,會去北帝廟笅杯問卜(又稱擲筊;「笅」粵音狡;圖b)。笅杯有兩支,一支凸起一面稱為「陰面」(反面),平面則稱「陽面」(正面),兩支一手合着擲出,憑陽陰的組合解讀神明的意思。
長洲曾於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導致多人受傷,活動因而停辦,至2005年復辦,安全措施已大大增強。如今太平清醮定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即佛誕)舉行,便是2001年擲筊向北帝「問意見」,得出「同意」的結果。
機械搶包山 遙控鬥靈活
「搶包山」是長洲太平清醮焦點活動,因此太平清醮又稱包山節(英語為Bun Festival),長洲居民將「平安包」堆砌成山,讓參賽者鬥快摘取包子計算分數,最高分為勝。「搶包山」需要攀上包山,比賽激烈,體力要求高,竟然有小學生參加?原來他們透過遙控機械人搶包山!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學生(圖c左起:楊學軒(六年級);羅佩雯(六年級);盧一藍(六年級);盧一雄(四年級))參加了2016香港機械奧運會的機械人搶包山比賽,他們都說:「很有趣﹗」
玩法是利用遙控器控制機械人(黑色裝置),以最快速度攀上梯架,接從上掉下的平安包,接完後要將平安包再放進紙箱,最快接取最多平安包的為勝。(圖d)
小學生另類體會搶包山刺激
眾多項目中他們都報了搶包山比賽,盧一藍說:「因為(搶包山)是香港獨特的傳統活動,覺得很有趣。」羅佩雯補充:「我們年紀太小未能參與真正的搶包山,透過機械人比賽也可以稍微體會到真正搶包山時的刺激。」
搶包除了最初祭祀的宗教意義,到今日成為科技創新的靈感呢!
■中華概念:
子不語怪,力,亂,神
語出《論語》,意思是孔子有幾項事物不談論,包括:怪異、暴力、變亂、鬼神之事。對於此句的理解,歷來有不同看法,其中一個意見認為孔子着重在世的為人行事,對於鬼神之說不熱中談論。
■遊戲二
包山找不同(圖e)
你能找出5個不同的包子嗎?(答案見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