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學名是氯化鈉)的主要成份是:(一)鈉、佔百分之四十,和(二)氯化物佔百分之六十,我們進食的鈉約百分之九十是來自氯化鈉。
鈉是人類生命所必須的,調節人的體液平衡、及幫助傳送神經訊號和控制肌肉功能等,人體內鈉的水平是由腎臟調節的,血液內過高的鈉水平會將水份從組織轉移到血管內、以稀釋鈉的水平,這會增加血管內的血液容量,從而令血壓上昇,增加冠心病、心臟衰竭及中風的風險。有多個大型及具規模的研究都證實攝取過量的鈉不單增加患上冠心病、心臟衰竭及中風、及因這些病而死亡的風險,更會增加因患上其他疾病而導致死亡的風險,這風險高達百分之二十。
有幾類人士會因進食過量的鹽比其他人有更高患病的風險,包括:(一)年過五十歲的人、(二)本已患有血壓高的人、(三)糖尿病患者、(四)腎病患者、(五)非裔美洲人等。
攝取過量的鈉液也會增加患上其他疾病的風險,包括:
(一)癌病:研究顯示,過量進食鹽、鈉或鹹的食物會增加上胃癌的風險,世界癌病研究基金及美國癌病研究院都將食鹽及加鹽和鹹的食物列為「可能導致胃癌」。
(二)骨質疏鬆:人經由小便排出的鈣會因進食鹽的份量而增加,若血液內鈣的水平下降,鈣會從骨骼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多個具質素的研究都證明攝取過量的鈉會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
鈉天然存在某些食物內,亦會在製做的過程中加進去,當然人在烹調或食用時也會再添加一些,天然含鈉的食物包括芹菜、甜菜、牛奶等。包裝好及已預備好隨時可吃的食物(例如罐頭湯、快餐等)都是在製做過程中加入了鈉。現代化的飲食方式,大致上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鈉來自加工或預先預備好的食物及在餐廳或酒樓進食的食物,我們很難從這些食物中減少或限制鈉的攝取量,因為鈉早已加進去了,其餘的鈉來自天然存在的食物(約百分之十二)或烹調或進食時添加的(約百分之十)。所以就算我們進食時不加鹽,可能已攝取過量的鈉。在北美洲,含鈉量最高的六種食物是:麵包、冷盤及腌肉、意大利薄餅、罐頭湯、三文治及漢堡包和家禽肉,這些食物未必很鹹。不同牌子的產品及不同餐廳或酒樓的菜式的含鈉量並不一樣,所以比較食物的標籤及盡量選擇鈉含量最低的食物;在中國,大多數鈉的攝取都來源於烹調時用的食鹽和醬油,但醃製及加工食物也含大量的鈉(例如鹹魚、鹹蛋、臘味等)。有些藥物(包括需要及不需要醫生處方)的鈉含量可能很高。所以選購或服用前,先看清楚標籤及向醫生或藥劑師查詢。
加拿大衛生部建議,年過十四歲的人,每天不應該進食超過2300毫克的鈉(相當於一茶匙的食鹽),這個份量被稱為「上限攝取量」,每天進食超過這個份量會對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鈉與鉀對人體(尤其是心臟及血管)的健康有相反的效果,高的鉀攝取量能減低因冠心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所以醫學界建議改變膳食來減低患病的風險:多吃鉀含量高而鈉含量低的水果和蔬菜、而少吃鈉含量高但鉀含量低的麵包和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