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港現有超過30萬間中小企,創新及科技局擬今年下半年投放5億元推出「科技券先導計劃」,為期3年,以2︰1的配對模式,向每間獲批的中小企每項目提供最多20萬元資助,中小企每項目則投入最多10萬元;最多可獲批3個項目。創科局副局長鍾偉強昨在一個論壇表示,曾參考英國及新加坡經驗,資助範圍未有指明中小企須採用特定系統,冀科技券協助中小企升級轉型。 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下周二討論創科局多個基金及新措施,包括備受業界關注的科技券,昨出爐的文件披露申請詳情(見表),每間中小企可獲最多20萬元資助,並可獲批最多3個申請項目,為確保能集中推行,當局不建議中小企獲資助後同時進行多個項目,每個項目一般應於12個月內完成。租金、員工薪金、維修保養、與市場和品牌推廣有關的費用不獲資助,現成設備、電腦軟硬件一般亦不受資助,除非涉及申請方案的必要組成部分,才會就設備開支佔項目總成本比例的合理性諮詢評審委員會作決定。 租金薪酬現成設備不獲批 監管方面,中小企須為獲資助的項目備存獨立帳簿及紀錄,完成項目後向創新科技署提交報告,局方亦會實地考查,並在先導計劃推行兩年後、或承擔額達5億元時檢討成效,包括資助範圍、資助額及評審程序。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認為,表面上科技券申請計劃門檻開放,但擔心實際操作有爭議,包括審批時間會否很長。香港軟件行業協會會長楊全盛表示,可獲資助的申請項目種類或有爭議,因為中小企常購買現成設備,「可否購買現成會計系統?又可否用作繳付服務的subscription(訂閱)費用?」 另20億助資助院校做研發 另外,政府早前建議以20億元的投資收入資助院校做中游研發,當局在文件中表示,會就研究主題諮詢教資會和學術界,暫定研究項目期限最長3年。當局估計每年投資回報介乎2.6%至3.5%,即每年約5200萬至7000萬元,並計劃向每個獲批項目分期提供最多500萬元資助,若涉跨學科及多間科研機構合作的項目,將先獲考慮及有較高的1000萬元資助上限。當局擬每半年邀請院校申請,並經專家委員會評審,預料計劃的年度經常開支約380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