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乘機吻臉口交 巴漢扮問路狎兩青年
港自閉症餐飲員揚威國際 曾不敢應客被投訴 社企經理助克服
元朗兩戶土地糾紛 10煞圍毆6人
行山失蹤腦退化婦未尋回
男子爬水管爆竊鄰居被捕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康復者:社會環境更困擾

【明報專訊】精神病人及康復者面對的問題不止是病痛,近兩年本港病人組織提倡「精神受障者」概念,「推動精神健康政策聯席」發起人鄭仲仁解釋,一般人以為精神病「只是個腦的問題」,然而患者及康復者遇到的障礙更多是來自心理和社會因素,他期望社會不要只當這些人是病人,應正視他們的平等公民權利。

倡「精神受障者」概念 冀平等權利受正視

鄭仲仁稱,「精神受障者」概念源於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很多時病人或康復者本身受生活環境、學業或家庭等問題困擾,「多過只是個腦的問題」。他以自身為例,青少年時期曾患暴食、抑鬱及精神分裂等多種病,但當時醫生社工只關心其病情,「不當我是青年人,只當我是病人」,沒有理會他孤單、交友障礙等情緒。他期望政府思考政策時應視病人為平等公民,有其他權利需要,並指推動康復者共融,不代表要特殊對待。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長陳友凱指出,坊間視精神病患為「病人」、「康復者」,某程度能保障他們享用相關的服務福利。過往多年病人代表曾提出不同的稱號,如「服務消費者」、「生活經歷者」及「客戶」等,認為問題癥結源自社會對此病的負面印象,故應着力消除社會的歧視問題。

 
 
今日相關新聞
過來人親身發聲 冀消除精神病誤解 不滿屈穎妍「妄語怪行」論 擬平機會投訴
康復者:社會環境更困擾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