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叫我「明狀元」(圖)
■通識科單元二「今日香港」包括三大主題。
單元二涉及香港社會多項議題,我們要了解香港社會的需要和問題;中國憲法與香港特區《基本法》對香港居民的重要;香港居民的身分、權利和義務;作為香港居民及中國公民的身分認同;對本地、國家及世界的認知和關注。
˙主題﹕
1. 生活素質
˙主要探討問題﹕香港維持或改善居民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何?
˙主題﹕
2.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主要探討問題﹕香港居民如何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就法治精神而言,香港居民如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主題﹕
3. 身分和身分認同
˙主要探討問題﹕香港居民的身分認同是怎樣形成的?
◆小通﹕成疊港聞版都關香港事,哪些才是必讀議題?
雯老師﹕可留意與以下相關的新聞﹕
˙「網絡23條」
正式名稱為《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有市民擔心此例會打壓言論自由,政府則認為草案已平衡各方意見。同學要先掌握條例的大概內容,並了解各持份者的看法。由於有泛民議員拉布,政府最後「作罷」。
˙社會大型基建工程(港鐵工程延誤)
原預計2015年建成的高鐵香港段推遲到2018年建成,預計650億元的造價亦超支至884億。外界批評高鐵為市民節省的時間與所付公帑不成比例,關鍵問題「一地兩檢」仍然未能落實。同學要掌握政府施政的過程與考量,以及了解政府在推行大型基建項目遇上的阻礙與困難。
˙政改方案被否決
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在立法會以大比數28票反對、8票贊成被否決。同學要明白政改對香港政治的影響,分析政改方案被否決在政府管治、政治環境和社會氣氛上的變化。
◆小識﹕單元二有什麼必讀通識概念詞?
雯老師﹕單元二講求對社會時事的了解,社會議題與政治、教育、經濟、文化及環境環環相扣。以下的概念詞有助分析﹕
1. 本地生產總值(GDP)﹕經濟體系內所有常住生產單位(包括本地及非本地居民)於指定時間內的產值,反映指定時間內生產活動的總收入
2. 絕對貧窮﹕人沒有足夠資源維持生命
3. 相對貧窮﹕收入低於社會個人/家庭的收入某個比率,多為中位數50%以下
4. 新聞自由﹕包括「6權」﹕採訪權、報道權、知情權、隱私權、答辯權、更正權
5. 家庭友善僱傭政策﹕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麗清定義為一些為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的政策,包括推行5天工作周、彈性上班時間、彈性工作地點等,以及提供分娩假、侍產假、託兒服務等配套措施
6. NIMBY Syndrome﹕即保家症候群(Not In My Back Yard)的簡稱,泛指居民對在家園附近興建不受歡迎設施的抗拒情緒
7. 人大釋法﹕回歸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度解釋《基本法》條文,分別關於香港居留權、政制發展、行政長官任期及外交豁免權
8. 公民抗命﹕公民發現某些法律、指令不合理,用不合作的態度和行動反抗
9. 第四權﹕即在「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政治權力,指新聞媒體
10. 參與﹕《公民參與﹕社會政策的基石》一書從程度、範圍及層面三方面解構﹕
◆參與程度﹕涉及不同的利益組織,如鄰舍只涉及家庭的相互關係,但社會或國家的參與所觸及的利益就相當複雜
◆參與範圍﹕涉及不同制度的規限,如政治制度的參與跟權力有很大關係,而經濟制度的參與跟生產和資源有較大關連
◆參與層面﹕指參與者或團體的參與行為表現。最低層次是純粹參與及觀察;較積極的是對某事表達看法;進一步則是參與該團體或組織的執行工作;再進取些是參與管理;最高層次是決策
11. 集體回憶﹕最初由社會學家哈布瓦赫提出,是群體或現代社會中人們所共有、傳承及一起建構的記憶
12. 本土文化﹕檢視本土文化可從5個範疇入手,分別是古蹟、遺址與建築;信仰、風俗與生活習慣;藝術與民間故事;電影與流行曲;社會與歷史人物
文﹕黃曉雯老師
插畫﹕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