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馬鞍山礦場是本港罕有的鐵礦場,開採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初。二戰後由華商經營的「大公洋行」取得礦場採礦權,並與日本鐵礦業株式會社合作經營,適逢戰後本港人口激增,加上國共內戰大批難民逃到本港,當時礦場成為難民的工作選擇。1950至60年代是礦場全盛期,礦工多達3000,加上當時天主教及基督教傳教士在馬鞍山開設教堂、學校及診所等社區設施,令馬鞍山逐漸演變為小社區。 1970年代起,馬鞍山礦場因鐵礦質素開始參差,加上全球對鋼鐵需求減少而慢慢走向末落,當時港府亦有意發展馬鞍山為新市鎮,最終馬鞍山礦場於1976年停產,至今山上僅餘少數昔日礦工居住。 古諮會今次除建議將礦場建築群及礦洞外牆列為3級及2級歷史建築,礦場範圍內的基督教信義會恩光堂及天主堂聖若瑟堂建築群,亦建議分別列為3級及2級歷史建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