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周一立法會上,教育局長吳克儉在新民黨田北辰追問下,認同因應教局通告,大部分情况下學生應零家課,又謂若家長不滿功課多,可拿出證據供調查,引發家長在facebook群組中貼出家課冊以證功課多。教育局昨發表文章,強調家課重質不重量,不應過量亦不必盲目追求「零功課」,指有效益及適當的家課可提升學習興趣。
短期內將與小學交流家課政策
局方短期內將與小學業界代表會面,就家課政策實施情况交流,也將為學校提供支援,包括有關家課政策的專業培訓課程、學校發展探訪、視學等,協助學校制訂家課和評估政策。
局方指出,政府自1993年開始逐步推行小學全日制,可讓學校按情况及學生需要,盡量在課時內安排時段,讓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部分家課(如書寫較多或較有難度的),並在課後完成其他功課、備課、閱讀、蒐集資料等,亦有餘暇參加社群或課外活動、享受親子生活,以及有充足休息時間。
應重質不重量 設計多元化
教育局稱,2000年的課程改革,大前提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家課是學習重要一環,因此局方一直強調家課重質不重量,家課設計亦應多元化,包括具趣味、啓發思考和創意的作業和活動。
局方建議學校參考《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及「家課與測驗指引——不操不忙 有效學習」通告,以制訂家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