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工會促港大公開楊丹論文調查
【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香港大學知名學者、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因被投訴一篇研究論文不準確、質疑造假,觸發校長馬斐森去年7月決定成立內部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不過根據港大指引,調查報告不會全面公開。據了解,多個大學工會計劃舉行記者會,促請港大公開調查報告,並要求就是否有人學術造假展開更深入的獨立調查。
本報昨報道,港大調查委員會就楊丹在2014年發布的「熒光探針」論文進行內部調查,報告初稿認為論文有3處「不準確(not accurate)」,包括使用不同日子的實驗結果組成同一組圖、實驗使用不同激光強度來顯示實驗圖像及使用不同實驗數值的圖像組合成同一組圖而未有正確註明。針對楊丹學術造假指控,委員會認為無充分證據顯示楊在論文發表前對問題數據知情。
據港大處理教職員被投訴研究行為失當的指引,調查委員會將參照專家學者意見及有關教研人員的表述和證據撰寫最後報告,若投訴成立,便由副校長(研究)和校長商討後,由校長作最後決定,並通知受影響者,包括相關期刊及贊助機構等,但無列明要全面公開。
調查不全公開 港大:尊重私隱
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表示,包括港大在內的大學工會,將召開記者會關注楊丹受查事件,並促請港大全面公開調查報告,以及就是否有人造假一事展開更深入調查。他指出,事件中論文的原始數據被人消滅,阻礙委員會調查是否有人學術造假,他亦感到投訴人被不公平對待,故工會將提出建議,促港大完善調查機制。
香港大學校委會前成員吳國恩表示,仍在調查楊丹個案,不便評論,但相信若由一個跨院校申訴機制處理事件,會有更高的可信性。他指出,大學工會早前一致爭取成立高等院校跨院校申訴機制,處理大學職員之間的投訴,加強獨立性,但八大校長會提出反對,結果該建議遭擱置。港大發言人回應表示,有既定嚴謹政策處理涉及學術操守投訴的程序,為尊重個人私隱及確保調查公平公正,大學不會披露調查內容或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