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5年,政不通人不和,官民失去互信,政府管治效能低,施政舉步維艱。讓我們從不同的通識概念出發,一起回顧2015年香港大事。
■生活質素
◆政治
(1) 建制派「甩轆」 政改方案28:8遭否決
6月18日,立法會就2017年特首選舉辦法的決議案表決,因建制派溝通錯誤,於表決時拉隊離場,結果在8票贊成、28票反對之下,政改方案戲劇性地以大比數被否決。歷時20個月的政改爭論落幕,香港政制原地踏步。建制派為未能投票兩度集體致歉,解釋是要「等候抱恙的經民聯劉皇發趕返投票」。
(2) 湯家驊辭立會
6月22日,就「政改」走中間溫和路線的公民黨創黨成員湯家驊退黨並辭去立法會議員一職。若泛民主派不能於2016年2月28日的補選勝出,民主派在立法會將失去分組點票下的否決權。
(3) 區議會選舉
11月區議會選舉,被視為2014年佔領運動的「成績表」,投票率創回歸後歷屆區選的新高,達47%。各黨有大批年輕新人「接棒」,8名「傘兵」當選,評論認為這反映市民求變心切。泛民和建制都有資深議員落選,包括民協馮檢基、民主黨何俊仁、民建聯葛珮帆及鍾樹根。
◆社會
(4) 教育議題引起反彈
港大校委會9月否決任命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為副校長,惹起政治干預院校自主疑雲;學界出現改革特首必然出任院校校監制度的聲音。小學家長爭取取消小三TSA(全港性系統評估),教育局起初態度強硬引起反彈;至今局方未就暫緩或存廢TSA定案,局長吳克儉民望見新低。
(5) 亞視失牌
4月1日,行政會議決定不讓有57年歷史的亞洲電視(ATV)續牌,亞視最遲2016年4月停播。年內,亞視賣盤予內地買家,稱考慮重新申請免費電視牌照。10月,獲行會批牌的「香港電視娛樂」宣布其免費電視台名為ViuTV,2016年4月「開台」。
(6) 貧窮人口減 長者貧窮率最高
政府10月公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全港貧窮率為14.3%,是過去6年新低,但貧窮程度加大;長者的貧窮率最高,達30%。勞福局11月公布「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方案,冀能釋放勞動力、鼓勵自力更生及紓緩在職貧窮等。
(7) 兩大基建超支兼延誤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嚴重延誤和超支,須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港鐵及政府11月底簽署補充協議,為高鐵工程費「封頂」在844.2億元,分析指按目前協議,最終超支的194.2億元將由納稅人支付,被斥損害公眾利益。
(8) 退保被批「假諮詢」
12月22日,扶貧委員會就退保展開公眾諮詢,但政府表明對「不論貧富」(全民退保)方案有保留,稱會引致加稅或開徵新稅,削弱香港經濟競爭力。另一「有經濟需要」(設資產審查)方案則被批評是「翻版綜援」,質疑政府「假諮詢」。
◆經濟
(9) 「一簽多行」變「一周一行」
近年水貨客活動猖獗影響民生,觸發民怨,部分市民發起反水貨客行動,加劇中港矛盾,被指損港旅遊業形象。4月,內地有關部門調整深圳居民新簽注「一簽多行」為「一周一行」,減少即日來回的水貨客。政府9月稱措施陸續見效。
(10) 旅遊零售業「寒冬」
11月,訪港旅客人數按年跌10.4%,連續6個月下跌,其中內地客減少逾一成半,雖然非內地的旅客連續兩個月增長,但難挽整體跌勢。零售銷售總額3月起連續8個月下跌,珠寶鐘表業為重災區。四大旅遊核心區舖位租金下跌,銅鑼灣羅素街有「舖王」劈租六成。
(11) 創科局爭議聲中成立
經3年拉鋸,立法會11月通過創科局撥款。特首表示,創新及科技對提升香港競爭力非常重要,亦可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業界期望新局能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打造新產業,為香港經濟找尋新增長點。
◆公共衛生
(12) 長者脫光等洗澡震撼全城
《明報》5月揭發大埔劍橋護老院涉嫌要長者露天脫光等洗澡,有損長者尊嚴和私隱,全城嘩然。事件揭露私營安老院舍隱藏的問題、社署監管存漏洞、現行安老政策不足等。
(13) 飲水思「鉛」
7月起,多個公共屋h、居屋、私人屋苑和學校等被揭發食水含鉛量超出世衛標準。運房局長張炳良向公眾道歉。調查顯示「鉛水」原因在喉管接駁位使用含鉛錫條作焊接。事件揭發政府各方未盡監管之責、《水務設施條例》40年未更新、承建商判上判等弊端。11月,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展開聆訊。
(14) 社會掀器官捐贈討論
2015年有多宗等候器官捐贈以續命的新聞,引發社會討論,有建議參考外國立法強制捐贈(生前不反對當同意論),食衛局長高永文稱做法有爭議,考慮先做民調了解市民的接受程度。
◆環境
(15) 三堆一爐
1月,「三堆一爐」撥款全部獲得立法會通過,包括擴建堆填區和192億元興建石鼓洲現代化焚化爐。環境局強調「三堆一爐」切合社會需要,環團則批評政府沒做好源頭減廢。環保署10月最新數據顯示都市固體廢物量不減反增,回收率停滯不前。審計署報告狠批政府減廚餘不力。
(16) 拍板建1415億元「三跑」
3月,行政會議通過機場「三跑」(第三跑道)造價達1415億元的融資方案。工程涉填海,中華白海豚生境受關注,有市民就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另若港府不能和內地達成空域使用協議,三跑將得物無所用,恐淪高鐵翻版。
(17) 擴展膠袋徵費
膠袋徵費4月起擴展至全港10萬間零售商戶,市民除購買新鮮食品及冷凍食品等獲豁免外,索取膠袋均須付0.5元膠袋徵費。
(18) 開發郊野建屋爭議
住屋問題繼續困擾港人,政府歸因於土地供應不足,然「盲搶地」惹來反彈。發展局1月曾表示現屆政府不會開發郊野公園。11月,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提議撥出郊野公園土地發展,認為要在住屋尊嚴和環保間取平衡。14個保育團體聯署表明反對開發郊野公園。
■法治
(19) 「三權分立」與「特首超然」爭議
「法治」和「人治」的最重要區別在於政府是否受法律規管。香港以法治為傲,多年來司法獨立於行政和立法,三權互相制衡,琱圻陵纂C9月,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研討會發表「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及「行政長官具有超然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機關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等爭議言論,被法律界斥其視《基本法》如無物、引起公眾焦慮。
(20) 「七警」案
公權力受法律限制,彰顯法治。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公民黨成員曾健超被指向警察淋液體及拒捕,其後疑被7名警察帶至「暗角」拳打腳踢。拖拉一年後,10月15日曾與「七警」正式被落案起訴。
(21) 曾蔭權涉貪被起訴
10月,廉政公署在調查逾3年後,落案起訴前特首曾蔭權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是香港歷來被控以有關罪行的最高級官員。
(22) 高鐵「一地兩檢」爭議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只有實施「一地兩檢」才能發揮最高效益,然港府與內地當局商討近6年仍未有定案。11月,律政司長袁國強稱當局積極研究是否需要將「一地兩檢」的相關內地法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以容許內地人員在西九站執法,引起法律界及民間反彈,認為將開壞先例,損害「一國兩制」。
(23) 司法覆核被指濫用
12月,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在一次演講提到本港司法覆核被濫用,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撰文反駁,說司法覆核是政府良好管治的重要基礎,現行制度能有效地防止程序被濫用。有學者認為,市民訴諸法庭或顯示市民與政府交涉的途徑正在收窄,以及對政府的信任度不高。
(24) 版權條例修訂爭議
12月,立法會恢復二讀被網民稱為「網絡23條」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政府稱草案能更好地保障版權人權益;加入戲仿、諷刺、營造滑稽、模仿、評論時事及引用6項豁免,不會收窄網上言論自由和二次創作的空間。網民「不收貨」,有泛民議員「拉布」抗議。草案2016年1月再討論。
(25) 競爭法生效
市場有公平競爭,可保障消費者權益,也能維持市場活力。《競爭條例》12月14日生效,合謀定價、編配市場(瓜分市場)、限制產量及圍標均屬違法。手機及波鞋等吹起減價風。
■身分認同
(26) 中港足球戰
香港隊和中國隊在2018年足球世界盃外圍賽被編入C組。6月,中國足協的「有層次」海報激起港人的憤怒,球迷重拾力撐港隊的激情,其後港足兩場比賽以0:0逼和國家隊。國際足協(FIFA)調查港隊球迷在多場比賽前噓國歌,10月香港足總遭罰款約4萬港元。
(27) 「本土」冒起與「港獨」爭議
香港本土思潮冒起,社會上亦有極少數人支持「港獨」,為建制派和內地官媒大力鞭韃。10月,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香港沒有依法實行去殖民化」言論惹爭議,學者分析指背後指向「人心未歸」問題。12月,《環球時報》一評論強調要警惕香港「欲實現完全自治」的「新本土主義」,本土派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指說法偏頗、只要批評政權便被扣連港獨等。同月,財政司長曾俊華在網誌稱「本土意識」是對自身身分、傳統、文化有強烈感情和自豪感,可將之轉化成正面建設香港的力量。
《明報通通識 第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