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1980年代起經歷3次大型研究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政府終決定試行,昨起於中環及鄰近地區試行,諮詢公眾3個月,包括問及收費時段、應否朝7晚8收費、收費水平、機制、收費區劃界等,冀紓緩中區塞車情G。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表示,「(諮詢)是討論怎樣(how)推行,而非推行與否」。對於作為不收費替代道路的中環灣仔繞道延遲通車,張炳良表明不影響推行收費計劃。
張炳良﹕討論怎推行而非是否推行
交諮會去年底公布的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涵蓋12項建議,包括盡早籌劃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政府昨就此諮詢公眾,至明年3月18日截止,參考倫敦、新加坡、瑞典的哥德堡做法(見另稿),就收費區劃界、機制、時段、收費水平、豁免及優惠等多方面諮詢(見表),當中披露擬議涵蓋範圍包括干諾道中、德輔道中、夏愨道、皇后大道中等中區主要道路,並問及應否擴至金鐘及上環部分地方。
提收費兩機制 按日或逐次
政府提出兩大收費機制,「區域為本」的按日收費不考慮車輛在收費區的行車距離及時間,只在區內行駛的車亦須付費,故區內路旁亦須有門架或柱杆作收費用途,但政府指中區道路及行人路狹窄,安裝這些設備或有難度。至於「周界為本」模式,車輛在收費時段每次駛經收費點均須收費,政府指有人或認為這更能符合「用者自付」原則,但亦有漏洞,部分司機或在區內「兜圈」,至收費點收費下調才離開。
文件對收費水平、豁免及優惠未有任何定調,只稱倫敦按日收費約140港元,政府亦指豁免愈多,不獲豁免的車輛類型須付更多。政府亦提出兩種收費採用的工具,包括拍攝車牌的「自動車牌識別」和可即時付款的「短距離微波通訊」,惟前者或引起私隱問題。因應早年研究時引起的私隱關注,政府將諮詢私隱專員公署。
政府研究顯示,2009至2013年間,中區以禧利街路段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車速最慢,每小時5.4公里。張炳良表示,德輔道西及遮打道繁忙時段車速低至每小時約10公里,僅比成年人平均步速4至5公里略快,對本港世界級形象有不利影響。
張炳良說,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可提供一條不收費的替代路線,令司機可繞過收費區,故目前是試行的適合時機。對於中環灣仔繞道無法2017年通車,張炳良稱仍評估最新通車時間,但不影響推行收費計劃。
田北辰倡按時收費 的士盼豁免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認為,單靠設立收費區不能解決塞車問題,反令車輛長期逗留繁忙地區,建議按車輛進入收費區的時間長短收費,若逗留至一定時間,收費加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絔g認為目前不適合引入收費系統,因中環灣仔繞道可疏導中區交通,公眾亦關注收費系統侵犯私隱。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認為有需要設豁免收費機制,考慮的士及「搵食車」的需要,又建議收費回饋予公共交通機構,減低來往收費區的公共交通車費。
香港汽車商會主席梁永鏗認為,須於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作為不收費替代道路,才能實施計劃。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促請政府豁免的士收費,擔心不獲豁免令乘客減少。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