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代漢語通常用「洗+名詞」來表達洗滌不同的對象,如「洗髮」、「洗面」。古代漢語除了這種方式,有些洗滌對象還有專用的動詞可資使用,如《論衡•譏日》說:「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可見「沐」、「洗」、「盥」、「浴」分別表「洗髮」、「洗腳」、「洗手」及「洗身」義,是「髮」、「腳」、「手」、「身」專用的「洗滌」義動詞。
洗髮:沐 洗身﹕浴
「沐浴」現在泛指洗澡,只洗身,不洗髮,所以「沐浴露」也只是洗身液。但在上古,「沐浴」通常兼指濯髮洗身,如《說苑•臣術》:「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具沐浴為衣冠與坐。」秦穆公知道百里奚是個品行高尚的君子,便命令官員為他準備濯髮洗身的用具以及更換的衣帽,並與他對坐。這是因為「沐」的本義是「濯髮」(《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浴」的本義是「洒身」(《說文》)。因此,《禮記•曲禮上》說:「頭有創(同「瘡」)則沐,身有瘍(癰瘡。粵音陽)則浴」,「沐」、「浴」分別指洗髮、洗身,意思顯明,不言而喻。
要注意的是,成語「沐猴而冠」的字面意思是獼猴戴帽子,「沐猴」即獼猴,「沐」並不是指洗髮。
洗面:沬(編按﹕不是沫)、腄B#
這三個字是異體關係,粵音悔。《說文》:「沬,洗面也。」甲骨文寫作(圖文),左下角是「皿」,右邊是跪坐茠漱H,合起來表達人跪坐茼b皿前洗面。至小篆才改為洁u水」、「未」聲的「(圖文)(沬)」。
「腄v小篆作(圖文),洁u(圖文)(水)、(圖文)(廾)、(圖文)(頁)」會意,左下角的「(圖文)(廾)」即「(圖文)」(粵音拱),是拱手,「(圖文)(頁)」是頭,三者合起來表達「兩手匊(即「掬」,雙手捧物,粵音谷)水而洒其面」(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此外字也作「#」,是形聲字,「面」是意符,「貴」是聲符。例如,《禮記•內則》:「面垢,燂(燒熱,粵音潛)潘(淘米水)請#。」是說:面有污垢,請燒熱了淘米水洗面。
洗口:漱
順道一提,「洗口」義的專用動詞是「漱」,一直沿用至今。上回討論「盪」字時,已略有解說,這奡N不贅述了。
文:羅奇偉
-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該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