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省即停公費人工受精
只續付三年胚胎冷藏費
【明報專訊】魁省公費資助體外受精手術(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政策戛然終止﹐數百名原定本周開始接受人工受孕治療的夫婦﹐驚愕地發現他們可能要自掏腰包。省內生殖診所陷入混亂﹐不知如何清晰解讀新策。魁省衛生廳長說﹐那僅是「暫時的混亂」。
魁省倍受爭議的20號法案(Bill 20)﹐本周二在省議會通過﹐那標誌着尋求體外受精手術的夫婦﹐現在便要自己負擔1萬元的手術費。
助孕診所包括麥基爾大學醫療中心(McGill University Health Centre)生殖中心﹐周二都匆忙地研討策略﹐以通知患者這一改變。
一些診所周三直接取消預約﹐因為不確定﹐誰人的手術仍可按舊規則由公費承擔﹐誰人需要自費。
衛生廳接到數十通來自患者和診所的電話﹐該廳周五終於發出指示﹐澄清如何劃分新舊政策界線。
衛生廳長巴雷特(Gaetan Barrette小圖)說﹐在11月11日前已經購買注射針劑、並有收據證明的患者﹐其手術仍由公費承擔。
但如果婦女已經得到藥方﹐卻在11月11日前尚未購得藥物﹐則屬自費行列。
他被詢問﹐為何省府不給診所提前通知、或法案通過當日發出解釋文件﹐巴雷特說﹐沒人能保證法案在周二通過。他們需等其通過﹐才能發出任何文件。
儘管助孕診所知道改變即將到來﹐但沒人預料﹐它會立即生效。
巴克特說﹐他很震驚﹐對那些已經安排好數周或數月內治療計劃的患者﹐沒有過渡期、沒有截止日。
巴雷特說﹐如果設立寬限期﹐勢必有大量病人想在該期間獲取服務﹐那等於繞開新法。許多夫婦也有儲存的冷凍胚胎。政府稱﹐它會繼續負擔3年的存儲費。
但如果有人想取出自己的冷凍胚胎用於嘗試懷孕時﹐則需要付錢﹐價格在1,000到1,500元。
麥基爾大學醫療中心的生殖中心﹐存有3,000個魁省家庭的大約1.5個萬個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