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於2011年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成立創新研究院,推出基因組學及生物信息學理學碩士課程,迄今已錄取71名學生,其中32人來自華大。該研究院副院長、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徐國榮表示,「基因技術今年開始賺錢了」,香港不少學者開了基因公司,將「逐鹿中原」。 徐國榮稱,中大和華大合作辦學前已有4個科研合作項目,分別是測田七、黃豆基因,以及糖尿病患者、肝癌患者的全基因組序列。以糖尿病和肝癌為例,中大收集病人資訊,交由華大完成測序,「華大有上千名測序人員,又有128台測序儀,數據分析能力非常強」,華大也因此被稱為「基因工廠」。 商機已臨 華大前CEO另起爐灶 今年7月,王俊辭任華大CEO,在深圳創辦碳元科技公司。他帶走的班底還有華大基因原首席運營官(COO)吳淳、首席科學家李英睿及首席信息官(CIO)黎浩。「這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常態」,徐國榮說,王俊另起爐灶證明基因測序產業已經到了「賺錢的時刻」,華大無法再「一家獨大」。他透露,包括中大教授在內的不少香港學者紛紛創業,「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逐鹿中原」。 中大生命科學院教授關海山今年在政府基金資助下創業,推出腸道微生物組測序及分析,幫助肥胖者管理體重。客戶把個人樣本交予團隊化驗,註冊營養師根據報告訂出營養餐單。關海山負責的中大食品研究中心,4年前曾為花膠、乾貝、燕窩、鮑魚和海參測基因、建數據庫,幫助海關快速鑑定真偽,打擊魚目混珠的奸商。 徐國榮稱,目前在香港,做個人的全基因組測序需約2萬元,預測5年後將會跌至1000元,很可能成為常規驗身中的一個項目。他表示,基因測序普及後,香港在醫學應用上有優勢,「醫學是香港的強項,數據保存完好,又方便追蹤病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