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緬甸明天將舉行25年來首場有反對派全面參與的大選,外界普遍相信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可望大勝。不過全民盟能否取得過半議席上台執政,還要看該黨能否奪取以少數民族佔多數的選區。專家指出,政府軍與少數民族武裝近年加劇的衝突,會促使少數民族選民更加傾向投給本族的候選人,有礙素姬盤算。
今屆緬甸國會選舉實際上分成兩個壁壘分明的戰場,一是由全國主要族裔緬族(Bamars)佔大多數的中部和南部地區(包括首都內比都和全國兩大城市仰光和曼德勒),一是由少數民族各在自己地盤佔多數的邊界地區(例如撣族佔多數的撣邦)。前者是全民盟(NLD)的票倉,但後者則多數會投給代表本身族群的政黨。
全民盟料難取過半議席
在軍方把持四分之一議席的情况下,全民盟欲取得自行推選總統執政所需的過半議席並不容易,單靠緬族地區的得票未必足夠。外界估計,執政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SDP)恐怕只會取得少數議席,全民盟則可望贏得291席(即44%),但仍不足以達到過半門檻,因此佔207席的少數民族州份成為關鍵。
這解釋了為何昂山素姬近月一直穿州過省,到各個少數民族州份拉票。連月來,素姬已到訪過撣邦、克耶邦、克欽邦和若開邦,承諾她會是實行少數民族青睞的聯邦制之唯一有力人選。少數民族一直爭取透過聯邦制取得政治自主和控制地方資源,專門研究緬甸少數民族的荷蘭跨國研究所政治學者克雷默(Tom Kramer)指出,素姬此舉旨在促使全民盟可以於國會得到足夠議席來挑選總統。
素姬跨省拉票 力銷聯邦制
不過,政府軍近年與少數民族武裝頻爆衝突,令緬甸地方局勢充滿暗湧。克雷默相信,這些衝突反而加強種族身分認同,令許多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只會投給同族候選人。這點勢影響到素姬爭取議席的盤算。在上屆大選,許多少數民族政黨也是靠本族人投票支持躋身國會,例如撣族民主黨(SNDP)、若開族發展黨(RNDP)和全孟族地區民主黨(AMRDP)等便分別取得57個、35個和16個議席,成為第3、4和5大黨。
香港嶺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戴維(Roman David)向本報稱,緬甸種族衝突問題複雜,很難說會否有真正解決的一天,畢竟有許多少數民族組織早在歷史上的某個時刻得到自治甚至獨立地位。
戴維說:「政府須更真誠,以與他們(少數民族)取得一定和解。停火談判例行會伴隨軍方有份的暴力衝突。」但他認為,衝突處於邊緣地區,不會威脅到整個國家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