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百年石牆樹 見證歷史
本地遊:漫步石牆下 發掘古樹智慧
1.石牆
2.樹
3.樹種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通識手記﹕補習皆因教師「沒用」?

【明報專訊】近日有補習社刊登報章廣告,表示願意以8500萬元年薪邀另一補習社的名師「過檔」,極為高調,「8500萬」也讓不少人關注事件,成為網上一時熱話。事件主角在facebook回應說願意留守在現時的補習社,「多五千萬、八千萬,於我無別」,教學只為教好學生。

不少人又開始探討香港補習文化。本地的補習文化盛行緣由離不開考試制度失衡,讀書只為追求學位、升讀大學。亦有不少求學就是求分數的學生認為,驅使他們去補習的原因是學校教師「沒用」。而所謂的「無用」,其實可以分多個層次。

第一,不少學生深知教師本來有心教書,奈何學校有太多雜項、會議要參與,教師分身不暇。上課時間又不足,有時只能叫同學「自修」。既然也是自修,我何不付出少許金錢,換個好成績?第二,考試除了考核知識,同時也講求應試技巧。同學認為補習社能加強考試技巧,奪取佳績,何樂而不為?第三,教師質素參差。這或是大家不想承認的理由,但當我們看到港大委任副校事件中某些教授的表現,就發現教育界也良莠不齊。

教育商業化 誰的責任?

一代人長大後,很容易跌入指摘下一代的陷阱。成人脫離考試制度已久,聽說新一代要補習,或會嗤之以鼻,條件反射式地回答:「我以前唔使補習都有……(意指自己有好成績)」。時代在變遷,更何况「一隻手掌拍不響」,要真正了解學生為何蜂擁補習,如果希望改變「求學就是求分數」,學校、教師是否同有責任?教育商業化,相信非歸因於學生和補習社賣廣告就成事。記得有一次約學生訪問,他說沒有時間——訴苦般的說平日學校補課可能已至4、5點,再到補習社補習,回家已是9、10點。洗澡後,又要挑燈夜讀、做功課。讓我記在心裏的還有他的這句話:「可以選擇,誰會想在學校留了8個鐘後,再去補習社?」他說甚至想請假回家自修考試,爭取時間備考。

■「明報‧教育」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mingpaoeducation

文﹕蚊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手記﹕補習皆因教師「沒用」?
《明報通通識》內容推介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