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趨年輕化 40多歲求診者增
【明報專訊】患上柏金遜症會令手腳等肌肉不協調並引致運動障礙,有醫生指該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多了40多歲的求診者,不再是「老人病」。有正值壯年的患者因病不能工作,亦影響日常社交,變得消極悲觀,但部分病人在藥物及手術後,病情已有改善。
「夾R」突然無力 上班拿螺絲批手震
伊利沙伯醫院運動障礙綜合診所2004年成立,是全港首間專為患有運動障礙患者提供一站式醫護服務的診所,涵蓋神經內外科,專科護理、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約八成病人是柏金遜症患者,每年醫治約150人,當中約30至40個屬新症。
2008年,47歲的林生生「夾R」時手部突然無力,連上班拿螺絲批亦手震,翌年確診初期柏金遜症。林生生起初仍可靠藥物控制病情,但後來只能坐輪椅,後期甚至連自行吃飯也有困難。
6年治療 由全身乏力到可散步
林先生在運動障礙綜合診所評估後,兩個月內獲安排深層腦部刺激術手術。伊院神經外科副顧問醫生潘德立表示,手術不能全身麻醉,患者必須清醒,因要邊做邊測試,以知道有沒有引起其他併發症,及將治療的儀器植入合適地方。
雖然林先生患病後已不能工作,但經過6年治療,林先生病情有改善,從全身乏力待在家中,到現在每天可出外散步1至2小時。
伊院內科副顧問醫生陳曉輝指出,診所近年多了40多歲中年求診者,估計與市民對柏金遜症認知多了有關。陳醫生解釋,運動障礙大致可分為原發及非原發兩類。沒有一種特定的工種會引致原發性,亦沒有遺傳可溯。不過,從事的職業身邊若有化合物、殺蟲水及微金屬,引起非原發運動障礙的機率增加,患者對藥物及手術的治療亦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