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C.傅貼士:腳踝扭傷 (sprained ankle) 的成因及分辨方法
腳踝扭傷是一種每日常見的受傷。傷者可能會由於運動創傷或日常活動而扭傷腳踝﹐通常當腳踝於著地時不自然地往外旋轉(或往內旋轉)、將腳踝著力於凹凸不平的地面、又或讓腳踝承受過猛的外力均容易造成扭傷。腳踝扭傷的情況會因人而異﹐其嚴重情度取決於傷者自身的體重、筋腱柔軟度、受傷時的角度及力度等﹐一般較嚴重的情況才需要接受治療。據統計﹐北美洲每天有超過二萬人會因為扭傷腳踝而需要接受治療。了解這種受傷可有助傷者更快捷地作出妥善的處理。有見及此﹐傅卓明物理治療師會連續兩期於本欄介紹腳踝的結構、扭傷的成因、症狀、如何分辨腳踝扭傷嚴重情度的方法、與及有效自療及預防方法。
要更了解腳踝扭傷的成因﹐讀者必先要知道腳踝的結構。腳踝主要由脛骨(Tibia)、腓骨(Fibula)、 踝骨(Talus)三塊骨結合而成。脛骨為小腿內側主骨﹐其作用為支撐上身大部分體重﹐它與小腿外側的腓骨將腳掌最上端的踝骨緊緊扣著形成腳踝﹐踝骨的旋轉方向會決定腳尖的指向。連接這三塊骨的軟組織便是多條不同方向的韌帶(Ligament)﹐其中最容易扭傷的韌帶便是前踝腓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故名思義﹐前踝腓韌帶便是位處於腳踝前端外側踝骨與腓骨的交接點﹐由於其韌帶組織較幼﹐容易於不自然地旋轉時因承受過猛的外力而撕裂﹐造成腳踝扭傷。其它附近的韌帶亦會因為不同方向的拉扯而造成撕裂﹐至於哪條韌帶撕裂便取決於扭傷腳踝時的受力方向﹐醫護人員在治療腳踝扭傷時必需準確判段方能獲得最佳效果。
當腳踝韌帶或軟組織撕裂時﹐其內藏的微絲血管會同時被撕裂開,血液及體液會大量流出並充塞著整個腳踝關節﹐白血球活動會明顯增加﹐並造成發炎。發炎的三種症狀包括腫脹(由於血液及體液從血管流進關節內)、發熱(由於血流加速)、及疼痛(由於軟組織受到破壞所引起)。輕微的扭傷不一定會引發全部三種症狀。嚴重扭傷腳踝者的三種症狀均會變得很劇烈。有時較劇烈的症狀亦可能代表骨折等更嚴重情況。傷者如有下述劇烈症狀便需要找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等醫護人員幫忙處理受傷﹕
a.使用冰敷、抬高、非處方類藥物等常用應急處理均未能減輕傷處痛楚。
b.受傷腳踝不能負重或痛楚使其吋步難行﹐甚至使受傷腳踝不能移動。
c.輕壓腳踝外側腓骨或內側脛骨時感到疼痛﹐又或腳踝骨骼變形﹐傷者需注意可能有骨折。
d.腳掌及腳趾失去知覺。
e.腳後跟腱或小腿肚疼痛腫脹﹐又或腳掌完全不能往下踏﹐有可能代表小腿肌肉撕裂。
f.腳踝扭傷七天後症狀仍未有改善。
專欄撰文: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圖片來源: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電子郵件:mingcfu@hotmail.com 查詢電話:416-33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