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矮牆新手也能種
屋前院後若只用鐵柵欄相隔,難免看着生硬沉悶,緊密的木籬笆又顯得拒人千里之外,高大而密不透縫的松柏圍牆更不用說,完全是深宮大院、不見天日的視效。
恐怕滿是花草的矮圍牆最討喜!
在前後院周邊圍栽一圈花草,既讓路人明白院落的分野,又在視覺上提升家的親和力,若選對植被,一年四季花開不斷,出門歸家都是風景!
文:趙冬 圖:資料圖片
在西方傳統中,花草牆一般坐落於圍牆、灌木叢和柵欄前,即房屋的邊界上,一般都是長方形狀,資深園藝師賀風認為,這種固定花草牆的一個突出好處就是為園藝師省事!「不需要每年購買新的植物或者花功夫去填滿花園,在固定範圍內選擇好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種類,只要在這些植物的生長季節做好護理,就能夠讓花草牆從春到秋幾乎全年繁茂!」
在下手種植花草牆前,賀風建議先確定自家庭院的整體風格,對於一些現有植被較為疏鬆、不規則種植的花園,應該以同樣彎曲不規則的花草牆搭配效果為佳,而如果相反,庭院本身遵循幾何原則設計,則應種植以直線條為基礎的長方形花草牆。
給庭院做「體檢」
在理想狀態下,家中花園該是地勢平坦、光照充足的,因為大多數多年生花草都喜陽,如能有每日至少6小時的日照最好,這樣能夠讓花草牆有更多的植物種類選擇,製造五彩繽紛的觀感。切記如果家中種有大樹,不要將幼小的多年生植物種在樹附近,因為樹木會汲取走這些植被的水分、營養,且會遮擋日光。
此外,了解自家花園的土壤性質亦很重要,簡單的土壤測試工具可以從園藝中心購買,讓你清楚自家院落的土壤是偏乾亦或偏濕、泥土質地還是沙質,以及土壤的酸鹼度等資訊。賀風指,沒有多少多年生植物能夠在過濕的土壤中長久存活,所以在多雨的溫哥華,開始種植之前設計好庭院排水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排水渠、鋪埋塑料管或增高種植區地勢來達到引導排水的效果。
測量及去除草皮
丈量好庭院的邊際,對於方形的院落形狀,可以用線繩來標識邊緣,蜿蜒的邊界則可用塑料水管來標記。賀風稱,一般花草圍牆可以有1至2米的寬度,這樣可以保證做日常園藝保養時輕鬆出入,如果花草牆背對着院牆,不妨留出一個半米寬的小徑方便進出。
去除草皮是為花草牆的花池做預備,採用園藝除草刀去切除草皮是較為快捷的方法,只需將帶有草根、1厘米厚的土壤表面去除,而且這些「廢物」可以用作修補草坪光禿點,或是倒置存儲用作堆肥。去除表層草皮後的土壤還需要增加養分,可以加入有機物如腐葉或肥料,之後用園藝叉將這些物質翻混入土壤,被新增養分的花牀需要靜待一或兩周才可開始種植花草。
選擇花草下種
在開種之前,可以考慮在花草牆附近增添1至2個「景點」,如小鳥戲水池、雕像或噴泉池等,這些飾物可以讓花園看起來更有趣,但切記不可放置過多,否則易造成凌亂無重點的感覺。
選擇花草時需要預先做功課,很多花期長的植物看起來卻其貌不揚,還有很多花期較晚的植株在春期並不養眼,比如日本銀蓮花(Japanese anemones),春天幾乎不具備任何觀賞價值,但到夏末秋初才驚艷綻放。因此在選擇花草種類時,切記挑選花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不同種類植株,保證花園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綻放。
如果想在花草牆中加入一些視覺亮點,也可以把灌木或藤本植物種入其中,它們的鮮豔花朵和美麗葉片會為花草牆增色不少!下種之前,看天氣預報選擇一個晴好日子,將植株置入盆中放在土壤表層,相似植物歸類在一起看效果,之後再開始挖坑種植,切記在種植坑內側和底部多加一些有機物並和周邊土壤混合,之後放入植株,用土掩埋再澆透水,待所有植物都下種之後,可以在裸露的地表部分覆蓋8厘米深的有機腐葉,用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還能防止雜草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