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成最後重要年份發言 林泉忠﹕暮年明仁表立場
日皇明仁多年來在「終戰紀念日」演講基本上都是宣讀同一講稿,到今年70周年他本人刻意偏離既有用詞,由以往的「深切悲傷」改為語意強烈得多的「深刻反省」。觀察家普遍認為,明仁此舉顯然有暗批首相安倍右翼行徑的意思,原因是他自知年事已高,希望在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在重要年份發言的機會盡可能表達立場。
「對安倍立場不放心」
長年研究日本政治的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向本報指出,明仁的說法有「提醒」安倍、以及表示對安倍立場「不放心」的用意。他解釋,安倍上台後一直嘗試為日本戰後秩序帶來改變,例如重新釋憲來解禁集體自衛權,最近又嘗試強推安保法案。皇室亦開始有更大膽的言辭,像明仁在今年元旦講詞中便指出,應趁戰後70年的機會好好學習「以滿洲事變918事變為發端的那場戰爭的歷史」。
皇太子德仁今年初亦說,應向沒有親身經歷戰爭的下一代正確傳遞歷史,傳承和平信念。此舉被認為是斥責安倍。
專研近現代天皇制的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學部教授原武史向《華盛頓郵報》稱,明仁的表述可謂對安倍嘗試推動的「更進取之和平主義」有所批評。他指天皇顯然不同意安倍及其幕僚的邏輯,即日美安保同盟的阻嚇保護效果,以至需要修憲來加強同盟。
盼提醒後代不忘戰時犧牲
天皇受戰後和平憲法限制,不可介入政治,因此長年跟進日本皇室新聞的資深傳媒人久野靖向《華郵》直言,「深刻反省」之語是「前所未見」。
他說:「這是他(明仁)身為天皇表達感受可以說的極限,但在此里程碑之一年則有重大意義。」
林泉忠認為,明仁此舉的另一背景因素,是其年事已高,到下一個有紀念性的年份、即戰後80年時也許已不在人世,因此是時候「表達內心想法」。久野靖和原武史亦有類似見解,其中久野認為,明仁是擔心「人們對戰爭的記憶正在迅速消淡」,故嘗試提醒國民,當今的日本是在和平與犧牲之上建立,「生存者正在死去,商討(修憲和安保等爭議性的)法案的國會議員——包括首相安倍——都是在戰後出生」。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