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院虧轉盈 加價最高9%
3私院診斷服務加價 幅度遠超通脹
【明報專訊】政府2013年叫停「雙非」令賺產婦錢的私家醫院變陣,前年蝕逾5400萬元的浸會醫院,大推手術、檢查等服務後,去年轉虧為盈,錄得逾7900萬元盈餘,收入達20億元,追近2012年水平。但浸會仍決定下月初加價2%至8.9%,專科服務則加約5%。另浸會、聖保祿及聖德肋撒醫院亦不約而同,就診斷檢查服務加價,聖保祿的X光檢查更是5年來首次加價,加幅約5%,個別項目更加近九成。
明報記者 梁杏怡
浸會醫院最新財務報表顯示,該院2014年錄得7930萬元盈餘,財政儲備達31億元,醫院服務收入有20億元,較前年多收2億元,並高於2011年的19億元。去年醫院服務收入中,住院收入佔75%、即15億元。
大推手術檢查服務 7930萬盈餘
該院發言人表示,有盈餘是因住院、門診、手術及檢查等各項服務均有增加;但同時因營運成本上漲,該院將於7月初調整服務收費,其中標準房間收費加幅平均少於2%,半私家房(雙人房)及私家房(單人房)加幅平均3.4%至8.9%,專科服務則加約5%。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稱,2013年時病牀使用率只有逾70%,現已回升至80%、90%,收入逐漸增加,但每年營運成本達30億元,今年盈餘只佔不足3%,不算「暴利」。至於加價決定,他指現時人工、營運成本愈來愈高,以往數年一次大幅加價,現時每年加一兩次,期望對病人影響收窄。
除了浸會病房即將加價,浸會、聖保祿及聖德肋撒醫院的體檢及診斷服務早前已加價。浸會的「24小時錄像腦電圖」服務加價兩成,目前基本收費約1.3萬元。該院解釋,因上述服務要額外租用儀器,而租費單項加幅已超越10%,營運成本又上漲,故有此調整。
聖保祿頭骨X光檢查加價89%
至於聖保祿醫院,其診斷及介入放射部至少有43個項目加價,包括X光造影檢查,加幅約5%,其中頭骨X光檢查由200元加至378元,即加幅達89%;靜脈注射泌尿系統造影加幅亦有38.9%。聖保祿發言人表示,加價乃根據醫療通脹及參考同業收費,診斷及介入放射部自4月1日起調整部分檢查收費,整體加幅約4%至10%,其中普通X光檢查由2010年至今首次加價,加幅為5%。該院稱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檢查由2013年至今首次加價,加幅約為4%至10%;部分項目收費加幅逾三成,是因院方重整網上報價方式,把雜項收費及顯影劑收費也加入報價。
聖德肋撒醫院的3項女性體檢服務在4月加價,其中「女性尊貴體檢」最新套餐價為8200元,較之前加了5%,而另外兩項女性檢查計劃亦加了11%至15%。該院發言人解釋,該3項體檢新增了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測試,價格才相應調整。
議員批無王管﹕蝕又加賺又加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最新4月份醫療通脹較去年同期高3.6%,即私院加幅遠超通脹。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私院加價「無王管」,「蝕又加價、賺又加」,作為慈善團體本就不應大幅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