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因涉及種族屠殺而遭國際刑事法院(ICC)通緝的蘇丹總統巴希爾,昨日無視南非法院的臨時離境禁令,在後者發出拘捕令前離開南非返國。巴希爾是唯一被ICC通緝的在位國家元首,人權組織趁他到南非出席非洲聯盟峰會,入稟申請拘捕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亦敦促身為ICC締約國的南非履行義務,但南非政府反指ICC沒有實際作用。參與審理禁制申請的南非法官斥責當局做法與憲法相悖。
71歲的巴希爾(Omar al-Bashir)涉嫌在2003年達爾富爾衝突中干犯戰爭罪行、反人道罪行和種族滅絕,2009年和2010年兩度被ICC下令逮捕。聯合國稱,衝突中估計有約30萬蘇丹民眾喪生,逾200萬人流離失所。蘇丹拒絕承認ICC及其通緝令的效力,巴希爾亦一直逍遙法外,直至上周六飛往南非約翰內斯堡參加非盟峰會,才引爆外交風波。
內戰釀30萬亡 涉種族滅絕罪
南非本身是《羅馬規約》簽約國,有責任執行ICC的通緝令,ICC亦提出相關要求,可是南非政府堅稱參與非盟峰會的外國領袖皆有外交豁免權,巴希爾如期出席峰會各項活動。南非人權組織「南部非洲訴訟中心」隨即入稟比勒陀利亞高等法院,要求頒佈拘捕令逼政府行動。法院周日(14日)先批出臨時禁制令,要求南非政府盡「一切可能措施」阻止巴希爾離境,至昨日再審訊。
蘇丹和南非政府態度強硬。蘇丹官員堅稱巴希爾會按原定計劃回國,指摘南非法庭的命令「沒有價值」。南非執政黨非洲國民大會則公開質疑ICC針對非洲人,斥其「不再有用」。南非司法部昨日聲言會抗辯到底,發言人稱:「我們會一絲不苟地爭辯,(拘捕令)申請應該取消。」
南非政府:赴峰會擁豁免權
巴希爾一度行蹤未明,周日傳出他已回國,後來又有目擊者稱看到他仍在約翰內斯堡。最終他選擇在法庭判決前啟程返國,視離境禁令如無物。蘇丹資訊部長優素福(Yasser Youssef)昨日午間宣布,巴希爾已乘坐飛機離開約翰內斯堡,預期在當地時間傍晚時分抵埗,屆時將獲群眾夾道歡迎。南非傳媒報道,有蘇丹飛機從南非一座空軍基地起飛。
法官斥與憲法相悖
至當地時間下午,比勒陀利亞高等法院終於宣布發出針對巴希爾的拘捕令。參與審理的法官紛對對政府漠視法庭周日發出的臨時離境禁令表示憂慮。法官姆拉博批評,南非政府甚至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阻撓巴希爾離境,放生做法「與南非憲法相悖」。ICC副首席檢察官斯圖爾特亦對南非放走巴希爾表示失望。
人權組織對南非放走巴希爾頗有怨言,國際特赦表示,巴希爾是「司法逃犯」,扣留他是南非的責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昨日形容自己「極嚴肅看待」ICC對巴希爾的通緝令,敦促南非執行。美國亦要求南非拉人,但美國自己並非ICC簽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