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廣深樓價回升
新政後 二三線城市照跌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了4月份內地70個城市住宅售價變動情况,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無論是新樓還是二手樓均較3月上漲。少數二線城市按月比出現上漲,大部分三線城市樓價依然下滑。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向本報表示,這一局面是3月底政府出台放鬆樓市新政後,市場的自然反應。明報記者 楊立贇
澎湃新聞報道,70個大中城市中,4月份一手房(不含保障住房)價格按月比上漲的城市有18個(較3月增加6個),平均上漲0.3%。;下跌的城市有48個,價格不變的城市有4個。這是自去年6月以來,按月比價格10個月來首次回升。
樓價上漲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4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均出現上漲,最高升幅為深圳1.8%。而大部分三線城市樓價仍然下降。
深圳升1.8% 48城市價跌
此外二手樓領先一手房漲價。與3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上升的城市有28個,最高增幅為2.4%;下跌的城市有34個,最大跌幅為1%。3月底中央突然宣布放寬樓按,將二次置業的單位首期由七成降至四成;同時個人購買兩年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轉售免徵營業稅。
專家評扶持政策難惠全國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稱,面對樓市新政,內地市場出現分化:一線城市擁有優越的公共資源,特別是有自貿區的優勢,購房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下,高淨值人群(資產淨值在600萬元人民幣資產以上)都趁機湧入;而二三線城市沒有這種吸引力,且投資者已預期二三線城市樓市熊市,任何扶持政策,反而印證了對樓市見頂的預測,令其止步。
孫認為,政府的扶持政策在全國範圍內無法立竿見影,但若後期多推利好政策、減息刺激樓市,又恐再現地產泡沫,故目前對一線城市樓市的扶持力度不必再加大,而今年二三線城市的樓市預料將持續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