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到超市買菜,男的目標清晰,女的專注減價項目,沒有什麼值得多看的新奇事。來到獨立經營的超市,感覺完全不同。平日少見且色彩繽紛的時令蔬果,很多都是來自本地的農產;店主不僅支持加拿大製造,還十分追捧環保健康,找來愈來愈多有機素食。即使光逛不購物,都可以讓人眼界大開,見識不少良心品牌,字細看成分清單,便知採購時的用心;再到蔬果一處尋尋寶,逛超市原來可以令人如此興奮。 採訪及攝影:蔡可欣
全心小店
Karma合作社是一所非牟利的食品商店。從外面看,好像一個臨時搭建的店面,但裏面陳設的是基本所需都可以找到,如新鮮農產品、包裝/罐裝食品、散裝雜貨、凍肉及冷藏食物類;此外,還有精心挑選的烘烤用品、寵物乾糧、家居日常用品及個人潔護的天然產品等。店內的農產品經理Nat表示,在這裏的貨品全都是找來沒有基因改造(Non-GMO)、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公平貿易(Fair Trade),盡可能是來自本地和提供有機以至不含麩質的選擇。
貨架上的食品有一個特式,很多都是用小包裝出售,物品如米、麵食、油鹽醬醋、生蜂蜜、烘焙用的材料等,都可以按所需份量購買,店內有免費容器供客人循環再用。
這樣也控制不會出現貨架積壓的問題,提高存貨周轉率,令食品確保新鮮。Nat邊介紹邊說:「看!這些蔬果都是本地出產,購買本地食品的原因是減少運費,亦代表價錢會再有下調的空間,加上有新鮮的保證。」然後他又隨手取起一個罐頭三文魚,強調這是野生捕獲,不是農場飼養
的。再到醬料一欄他推介那支不含麩質的日本醬油、素食棉花糖(平日吃的都加入「明膠」、膠原蛋白,大部分是動物油脂)和採用循環物料再造的錫箔紙…全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貨品。
共同勞動
所謂合作社就是以會員制作為主要營運架構,如要享有優惠價格,便要先成為會員。除了要繳交會費($40)外,還要義務參予前線的工作,在店內兼任收銀或清潔等項目,這均是志願性質,實行共同勞動並分享收益,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體制。如此一來可以減低營運開支,使貨品價錢能
以來貨價做定位。Nat解釋:「我們會把貨品的來龍去脈都公開給會員知道,讓他們了解食物都是採自有水準的供應商,價錢與坊間超市相比低出幾乎一半,做到普羅大眾都能以合理價格買得到的健康食品。」不過對於一些有興趣的新客人,Karma會給予一個月免會費的體驗期,或非經常光顧的客人也可以照樣幫襯,分別就是在結賬時要加15%;另外,65歲長者、殘疾或產假人士,可有工作豁免的優惠。在蔬果擺放的位置,有圖文並茂指出部分水果來自加州的原因和有關農場的簡介,同樣在冷凍櫃那邊,也有列明乳製品、雞蛋是產自那一個農埸,是吃草抑或走地,一目了然。在網上或店內的告示板,可以清楚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新產品,如星期二有新鮮麵包、星期四會有新鮮牛/羊奶及乳酪返貨。
甜蜜價格
位於多市西區The Junction社區,距離High Park公園不遠也有一間標榜售賣有機食品、支持本地以及主打健康食品的The Sweet Potato雜貨店。顧客最關注的都是價錢很難與大型超市看齊,可是這裏的售價的確打破了「付得起錢才吃得健康」的觀念。舉例說本地豆芽($0.99/包)、王子島(P.E.I.)有機薯仔(1.99/1.5磅)、有機車厘茄($1.99/盒)、有機嬰兒食品 (Earth's Best 牌子$1.5/2樽)等,完全符合了店內宣傳口號:「天然食品.甜蜜價格」。
價格能夠做到大眾化,主要是因為店主DigsDorfman在High Park經營了多年有機市場,他於地下室設置一個很大的儲貨區,再加上為了減少了開銷,他使用回收冰箱和貨架,採購對象是小本經營的本土廠商,他們都是不被大集團重視的一群。
這些良心雜貨店都是以社區能夠自力更新為大前題,補足非主流的本土企業。雖然是少有的經營模式,但受歡迎程度不比大型超市遜色,理由是街坊和外來的人客,能夠在小店裏尋回一份城市失落了的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