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鄰舍會大派「花紅」惹議
47年歷史 扶助弱勢服務多元
港大《學苑》﹕副校稱推強制內地交流
錦田南倡建8700伙住宅
劫的士遺手機 毒青閃電落網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蘇慶和﹕擬棄重建地積已盡舊樓
免買一間蝕一間 倡改復修

【明報專訊】市建局主席蘇慶和昨日首次開腔回應近日連串爭議。他說,管理層有責任「睇好盤數」,重申是按財政司指示委託顧問對市建局衡工量值。他又首次表示要引入新思維,對部分已用盡地積比的舊樓,未來擬考慮不重建,改為透過加強復修以延長樓宇壽命,「不想買一間蝕一間」。有議員質疑建議已繞過《市區重建策略》(下稱《策略》)框架,認為市建局若有任何新建議,應先諮詢公眾。

面對行政總監譚小瑩公開表示因理念嚴重分歧而辭職,以及顧問報告建議被指繞過法例等質疑,蘇慶和昨舉行記者會回應,但只准傳媒在開首5分鐘拍攝,全程不准錄影。他重申尊重譚小瑩辭職決定,稱雙方理念都是希望做到市區更新,但可能手法不同,又說董事會內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對於外界對他的批評,他形容有如「噪音」,不影響他為市建局繼續服務,又強調清者自清,會「繼續做好這份工」。

稱批評聲「噪音」 清者自清

根據政府頒布的《策略》,市建局考慮重建選址優次時有六大評估因素,包括樓宇是否失修、安全性、居住環境等,但不包括財務因素。本報早前報道,顧問建議市建局日後應根據重建盈利等商業因素評估優次。

被問及顧問報告是否違反《策略》,蘇沒正面回應,只稱報告提出的只是初步構思,董事會未深入討論。他指市建局是用公帑,任何項目都需考慮效率及效益,令公帑用得其所。他說目前談不上需要政府注資,政府亦無在財務上施壓。

蘇慶和說,目前重建項目面對收購賠償成本高,「以兩間舊樓價錢買一間舊樓,買一間蝕一間,9000元或1萬元一呎收購,但賣給發展商只有5000元,帳面上的確有虧蝕」,遂有需要考慮現時重建模式是否可持續。

他說,市建局過去亦曾醞釀許多新思維,包括「加強版復修計劃」,考慮不用公帑重建已用盡地積比的舊樓,改為幫助業主維修以延長樓宇壽命。他以油麻地渡船角「八文樓」為例,指該處地積比現達12倍,重建後僅得9倍。市建局希望透過「深度復修」延長其他舊樓壽命,但強調計劃仍未成熟。

非執董批違市建策略

市建局非執董胡志偉表示,蘇慶和提出復修及重建時考慮財務因素等新思維,是違背《策略》框架,「不同意有錢賺才重建,無錢賺就不重建」,稱即使市建局面對財政壓力,仍需肩負社會責任,若蘇慶和有新構思,應先諮詢公眾,政府亦有責任解決市建局的定位問題。

另一非執董麥萃才認同市建局須考慮從成本效益及財政上審視重建項目,但稱地積比率非唯一考慮因素,「若重建地盤有極高社會效益,市建局無理由不做」,又指重建項目的評分比重需在董事會詳細討論。

 
 
今日相關新聞
蘇慶和﹕擬棄重建地積已盡舊樓
中環街市成本增10億 問應否投放
採訪設限 不理示威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