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清明節,中國駐很多國家的大使館和領事館,都有掃墓活動,不看不知道,原來除了美洲外,四大洲幾十個國家都有中國公職人員安葬。世界大國中,若論在國外安葬本國公職人員最多的,恐怕非中國莫屬。早在1950年代,時任總理周恩來就曾下令: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駐外援外人員因公犧牲,無特殊情況均就地安葬。
客死他鄉就地葬 冷暖互易若隔世
在國外最大的中國人公墓應在朝鮮(北韓),在韓戰中,中國先後派出200多萬志願軍,陣亡的十數萬人,除團級以上軍官運回國安葬外,絕大部分葬在朝鮮,其中包括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目前朝鮮有數十個中國志願軍陵園,中國大使館每年都要派員祭掃。反而近年在南韓發現的數百具志願軍遺骸都被送回國安葬,因為南韓不會為志願軍建立陵園。不過,看看中國今日與南北韓的關係,冷暖互易,令人有隔世之感。
屍骨邊界兩隔 領袖把酒言歡
其實,和朝鮮的志願軍公墓同樣令人唏噓的例子還有很多,在越戰期間,中國在越南和老撾也殉職了1000多人,主要是軍人和工程人員,但後來中國與越南反目成仇,10年的邊界戰爭,中方陣亡官兵不下此數10倍,只是這些陣亡者都葬在國內的廣西和雲南邊境地區。清明之際,駐越使館祭掃的是援越者,邊界這邊,遺屬和民眾祭掃的是懲越者,兩國領袖今日又在北京把酒言歡,確是諷刺。
在歐洲小國阿爾巴尼亞,新到任的大使姜瑜率使館人員為在阿殉職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掃墓,40年前,中阿關係蜜月期間,中國曾派出大批人員經援阿國,當今,該國還有幾人記得這些中國人員?
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公職墓園是在坦桑尼亞,安葬在那裏的66人都是1970年代援建坦贊(比亞)鐵路的工程技術人員,現在,這條當年中國勒緊褲帶援建的鐵路在地緣政治和管理不彰影響下,已成為生鏽的「大白象」工程,與援建者的墓園一樣蕭瑟。孫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