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術面解讀美元兌加元走勢
近期有讀者問:美元兌加元的匯率是多少?如果我告訴你明天的美元兌加元是1.2483,那麼還不如去賭場賭一把。因為我們分析師無法能準確的告訴你其變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告訴您變動的方向,而具體多少則會被很多因素影響,誰也猜測不準。
讓我們拋開賭場的意境,了解一下如何通過理性的分析判斷匯率的方向。我們會逐步講述外匯分析方法的兩個方面:技術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
(1)技術面分析:對匯價形成的內因(匯率、成交量和時間等)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2)基本面分析:對影響匯市走勢的外因(例如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交易員的心理因素等)的分析。
技術面分析
基於歷史數據,技術分析是針對價格/交易量/時間軸等,指出市場趨勢所具有的周期性變化的判斷方法。技術面分析有三個重要的理念:
(1)市場的價格反映目前市場的所有變化:現在的價格就代表了所有經濟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包括供需關系,政治、經濟及個人心理因素等影響。
(2)價格變動會有趨勢:技術面分析師認為,任何一個模式都可以找到一定的趨勢和規律。
(3)歷史會重演:匯價其走勢可以分類,並可通過判斷過去類似的模式預測將來的趨勢。
最普遍應用的技術面分析方法有:單純移動平均線、布林通道指標、和波浪理論。我們來結合近期的美元兌加元逐步的分析。
單純移動平均線SMAVG(n)
(一)定義:計算在約定的各期間內匯率的平均值的曲線。其期間的範圍是根據分析師所估測的範圍(如短期、中期、長期)而定。可以是分鐘線(如5分鐘平均移動線),也可以日均線(5日,10日等)月均線(20日,60日,120日等)年均線(240日)。在此要注意的是:月、年移動平均線在技術分析應用上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二)方法:n日單純移動平均線的計算公式:
(三)應用:觀察短期移動平均線與長期移動平均線的交叉。如果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向上或向下穿越了長期移動平均線,就意味著短期趨勢將發生變化,可作為早期警告信號。舉例來說如果(5日)移動平均線【SMAVG(5)】向上穿越了(20日)移動均線【SMAVG(20)】,這就是一個看漲信號。稱之為黃金交叉(Bullish Cross)。相反,則稱之為死亡交叉(Bearish Cross)。例如美元兌加元在2014年7月中旬的紫色5日均線向上穿越綠色20日均線,匯率上漲(左圖)。然而2014年3月底則紫色5日均線向下穿過綠色20日均線,匯率下跌(右圖)。
(四)趨勢:右圖為近三個月的匯率走勢。紫色5日均線沒有交叉綠色20日均線,所以目前並不能用該方法判斷其早期預警信號。只能說承接之前的趨勢(即仍然上漲)。
布林通道指標(Bollinger Bands)
(一)定義:通過觀察上軌線,中軌線,下軌線之間的通道距離來判斷可能發生的變化。分析師需要根據置信區間制定幾倍的標準差值計算三線。
(二)方法:20日的移動平均線和95%的置信區間(即2倍的標準差值),表示在過去的20天內95%的匯價將在上軌線與下軌線之間。如果通道變大(標準差變大),表示市場波動比較大(即有上升或下跌趨勢)。從概率的角度上看,匯價在通道內的概率為95%。跳出這個通道的概率則非常小。但是,一旦匯價跳出這個範圍,則是買或賣的機會!
(三)應用:如圖紫色為上軌線【UBB(2)】,白色為中軌線【BOLLMA(30)】,綠色為下軌線【LBB(2)】。在黃色框內通道穩定–匯率在範圍內浮動(左圖)。而紅色框內通道變大,意味著有上漲或下跌的趨勢(右圖)。如圖可見:匯率大多在上軌線和下軌線中徘徊。當匯率接近或超過上軌線後則會下跌,接近或跌破下軌線後則會反彈。例如:2014年1月底,二月初匯率超過上軌線後開始下跌(右圖),而2014年9月初,匯率接近下軌線後開始上漲(左圖)。
(四) 趨勢:中軌線告訴我們匯率仍然有著上升的趨勢,通道也在今年1月開始明顯寬大。其波動性增大意味著趨勢會加強(即如果是上升趨勢則加快上升)。然而當前,匯率由上軌線往中軌線靠攏,可能意味著在短期內加元有所改善。
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Theory)
(一)定義:市場走勢不斷重復一種模式。每一周期由5個上升浪和3個下跌浪組成。這個理念加入了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因素(即“行為金融學”中所說的理性與非理性行為)。
(二)方法:波浪理論主要反映群眾心理。越多人參與的市場,其準確性越高。下面讓我們用炒匯的角度看一下波浪理論中的上升波動時如何形成的,看右圖:
(1)第一波:某貨幣因某種原因開始向上,少數人感到其貨幣有升值空間開始持有,導致匯率持續上升。
(2)第二波:在參與第一波的投資者認為上升已達到高峰,開始拋售從中獲利,導致價格回調。但不低於第一波的初始價,因為其他投資者認為此時價格合理可以繼續購進。
(3)第三波:(持續最長的波動),更多的投資者開始持有該貨幣。因此該匯率持續上升,並超過第一波的最高點。
(4)第四波:一些獲得一定利益的參與者開始拋售,價格下滑,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還持有該貨幣,所以價格下滑並不猛烈。
(5)第五波:因該貨幣前期的良好表現,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匯率價格不斷高升。
(6)a/b/c波:一定時間過,由於某種信息或趨勢,匯率開始下跌(a波)。因為一個運動必有相反運動,所以可以看到b波的升起,又c波的下落。
(三)應用:由下圖可見2007年9月底和2010年3月之間呈現兩個低谷。在這個區間可以開始建立上升波動的五波和三波。下圖使用了月度數據。其作者認為波動如下:
(四)趨勢:看近幾年的匯率趨勢可以看出2009年有個高峰,現在(2015年)有個高峰,低谷在2011年左右。所以可以開始畫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和第五波。此時是否為第五波的最高點,還需拭目以待。假設我們認為現在是第五波的登峰或是走向登峰的過程,接下來的則是a/b/c波的襲擊。所以美元兌加元可能會在一定期限後回調。
綜上三種技術分析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
由技術層面分析可以得出:短中期內美元兌加元仍然有持續上升的趨勢。長期考慮,其匯率會回調。下一期,我們用基本面分析來看看美元兌加元的趨勢。最終希望您可以結合兩種方法分析匯率。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