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活動速遞﹕日本吉祥物展覽
閱讀校園﹕閱讀意義在深思
社評練習題﹕希臘困局
社評練習題參考答案
名家面書﹕李清照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古典奠基﹕動物寓言(下)

【明報專訊】關於動物寓言,上期談過〈黠猱媚虎〉與〈猩猩嗜酒〉兩篇文章,提醒我們要提防身邊小人,也要留意貪心的禍害。動物寓言多隱含作者對現世人事的諷喻,我們除要留意角色的情節外,亦要找出故事中的超現實色彩成分,從中推論寓言的真正含義。

愛高愛負重的小蟲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蝜蝂傳〉,提及一種擅長背東西的奇異小蟲,牠無論遇到什麼東西,都會抓起來並抬起頭使勁背着東西行走。然而,蝜蝂似乎不知足,愈背愈多東西,終致「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意指東西堆上去也不散落,最終蝜蝂跌倒在地再爬不起來。有路人看見蝜蝂如此痛苦,為牠去掉背上東西,不過牠本性難移,仍然固執地抓起一切在路上看見的物件。蝜蝂「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牠不但善負物,更喜爬高,用盡力氣而不停止,直到掉在地上摔死為止。

寓意﹕貪戀名利的惡果

很多人認為蝜蝂相當愚蠢,明明沒有能力背負重物,也沒有足夠氣力爬上高處,何以要如此折磨自己?情况就如燈蛾撲火,結果自取滅亡。姑勿論現實中蝜蝂是否愚蠢,重點是柳宗元希望藉虛構故事諷喻世人。〈蝜蝂傳〉將蝜蝂與現世愚人作對照,蝜蝂善負物,現世中很多人也「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斷貪求財物、戀棧名位,以增加家產,可是他們不知道負累,反而擔心無法積蓄更多錢財。蝜蝂喜爬高,如同現世中無數人「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他們整天謀劃如何能夠賺取更多俸祿、爬上更高官位,人們變得貪婪,就算將要自取惡果也不自知。

柳宗元這篇寓言小品,第一部分描寫蟲,第二部分刻劃人,構成了蟲、人對舉的文章佈局。很多人不斷謀劃如何追求名利錢財,自詡是萬物之靈,智慧比任何生物高,柳宗元在〈蝜蝂傳〉一語道破:「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意指那些貪戀名位的人,名義上叫做「人」,智力卻和蝜蝂一樣,相當可悲。

老虎也懼怕的黑獸

以動物喻人的篇章,蒲松齡的《聊齋誌異》亦有大量載述,其中〈黑獸〉值得大家閱讀。故事記述有人曾看見山下一頭老虎銜着死鹿回來,並用爪子在地上挖洞,將死鹿埋藏後離開;不久,老虎領着一頭黑獸前來,黑獸有幾寸長的毛,實際相貌則沒有記載,只知老虎走在前面,就像請來一位尊貴的客人。當老虎打算挖開洞口、將死鹿貢獻給黑獸時,才發覺鹿被人偷走了,結果老虎「戰伏不敢少動。獸怒其誑,以爪擊虎額,虎立斃」,意指老虎戰戰兢兢一動不敢動,最後被惱怒的黑獸以爪擊斃了。

寓意﹕統治者的剝削

蒲松齡隨即反問:「獸不知何名。然問其形,殊不大於虎,而何延頸受死,懼之如此其甚哉?」既然黑獸不比虎大,何以老虎要伸着脖子等死,懼怕得如此厲害?他隨即帶出一個道理:「凡物各有所制,理不可解。」所謂一物治一物,有時候現世中人際間也是如此可悲。蒲松齡透過故事,反映社會統治階層壓榨平民、殘民自肥的黑暗一面。故事中黑獸殘暴兇狠,對畏懼自己的動物心狠手辣,老虎則畏懼黑獸,即使遭受不合理的橫蠻對待也不敢反抗;正如現實中統治階層剝削平民,百姓卻有冤無處訴,無力反抗,反映了草根階層在欺壓下無助的社會現象。時至今日,這則動物寓言仍具價值。

文:林溢欣(YY Lam)、謝廷樞

 
 
今日相關新聞
古典奠基﹕動物寓言(下)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