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止痛方 為頭顱拆彈

[2015.03.10] 發表

此刻,頭痛欲裂。怕光,怕聲,夜不能眠,心力交瘁。只想問,既然上天送給我們自由意志,為何要創造偏頭痛,剝奪我們的思考能力,彷彿要把我們的頭顱炸開?猜不透、想不到。承諾自己,待痛楚散去之時,首先要做的事,是認識偏頭痛。

頭痛問題可大可小

上網找資料,為自己斷症,快捷方便有餘,卻不準確,徒添自身煩憂。經常頭痛,可能是偏頭痛,又可能是其他隱疾觸發,如腦膜炎,甚至腦腫瘤!與其自己嚇自己,不如請教專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麻醉學系臨床副教授張志偉指,頭痛的定義很廣泛。若果頭痛超過三個月,就屬於慢性頭痛,但慢性頭痛不一定代表偏頭痛,根據國際頭痛協會定義,偏頭痛在過去三個月最少出現五次,每次四至七十二小時,一個月內至少出現十五日。「但假如你一個月有十四日頭痛,其實都算頻密,我認為都可算是偏頭痛。」

女患者佔四分之三

張志偉坦言,關於偏頭痛成因,至今仍然眾說紛紜。雖然箇中機理還未明確,但目前已知女性是高危人士,佔所有病患四分之三,十八至四十九歲病發較多。而刺激偏頭痛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如家人有這痛症,超過一半機會患上。「太餓,太累,情緒波動,太大刺激,食用如芝士、酒精、朱古力、味精、代糖、防腐劑等,都有可能激發頭痛。」他提醒,情緒轉變、少做運動、患有睡眠窒息症等,都會誘發偏頭痛。「因為偏頭痛的次數可多可少,只要避過這些觸發點便可減輕。」

香港人生活緊張,都市病繁多,要避過這些觸發點談何容易?張志偉的研究團隊最近用電話普查訪問了千多人,發現當中多於50%過去一年曾出現慢性頭痛,大部分是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

同時處理暈眩及嘔吐

若病人因頭痛求診,張志偉指,首要分清楚那是原發性頭痛(Primary Headache)抑或次發性頭痛(Secondary Headache)。「後者由其他疾病引發,簡單如傷風、感冒,嚴重如腦膜炎、腦瘤等,所以要立即排除次發性頭痛的可能,我們問症及做臨床檢查後,通常能找到病因。至於原發性頭痛,皆是自然發生,通常痛完就沒事。」

原發性頭痛主要分三種,分別是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和叢發性頭痛,前兩者佔絕大部分,偏頭痛的痛楚程度是中等至嚴重,多數集中在頭顱一側,兩側較少;痛楚是一跳一跳的,同時會怕光、怕聲,甚至會暈眩和嘔吐;緊張性頭痛的痛楚程度是輕微至中等,頭顱兩側肌肉繃緊;至於叢發性頭痛則並不常見,通常發生於單側眼窩後面的密集疼痛。「其實任何痛症太厲害的話,都會暈眩和嘔吐,所以治療偏頭痛時除了要止痛,暈和嘔都要處理。」

新技術打擊痛症

治頭痛,西醫傳統方法是用藥,較多採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阿士匹靈,另外五羥色胺類受體都是較常用的藥物。若病人頭痛較頻繁,醫生會考慮處方預防性藥物,包括降血壓、抗抑鬱、抗抽筋的藥。張志偉說︰「另一種方法是打肉毒桿菌針(Botox),美國FDA 已批准採用此方法,在額角、眼眶、頸後等肌肉打一些Botox,能紓緩這些部位的疼痛感,有效期四至六個月,每十二個星期打一次,能有效減低偏頭痛次數及痛楚程度。」

除用藥和注射肉毒桿菌針外,張志偉提出近期在外國較流行的做法。「還有一種是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即是用電極刺激頸後的枕神經,具體做法是將電線駁在頸後神經上,不斷刺激神經達至止痛效果,試驗約一個月待有效時,便會把電池及電線植入皮膚,可能藏在後頸、背部甚至肚上,原理就像心臟起搏器。這技術目前全港只有瑪麗醫院提供,卻不算多人使用,只因價錢高昂,一般而言要花十八至二十萬港元。」

慢性痛症影響生活質素

雖然價錢較貴,但他認為這項技術值得發展。「因為這是科技的產物,香港在這方面發展較落後。現時新加坡和中國都有不少人使用這科技,香港不是沒有技術,只是配套和支援落後其他地方。我同意不是但凡痛症就要使用這麼昂貴的儀器,但如果你是慢性痛症病人,生活質素大受影響,不能上班,常入醫院,甚至有些人為此輕生,為何不用新科技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他續指,很多患有痛症的病人本身並不富有,申請不同基金去治療痛症時卻不得要領。「外人或會覺得癌症很重要,心臟病很重要,但痛症卻好像不太緊要。其實痛都會死人的,之前我做的研究亦指出,很多人受慢性頭痛問題影響生活質素,這是需要大眾正視的問題。」的確,受過頭痛之苦的人,都知道頭痛欲裂是會令人痛不欲生的。若繼續對問題視而不見,受影響的人只會繼續受罪。

外感內傷致頭痛

在西醫角度,頭痛的定義十分廣泛,但註冊中醫師丘嘉媛則指,中醫學上沒有為偏頭痛下明確定義,只歸類為頭痛。「中醫認為頭痛主要原因可分為外感和內傷。外感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外襲,最常見是風、火和寒,冬天最易受風、寒侵襲,夏天則受風、熱;內傷則包括氣血不足,例如孕婦生完小朋友氣血流失;痰濁困阻,例如常喝啤酒、抽煙,痰濕阻滯氣上頭;瘀血阻滯,患者可能有外傷,或頭部受傷、本身氣血不通,女性可能有經痛,或月經有血塊;最後是肝陽偏亢,這以男士較多,源於精神緊張、壓力過大。」

中醫以經絡辨症

丘嘉媛表示,病人頭痛的部位,往往與經絡的循行有密切的關係,在兩側的頭痛多與三焦及肝膽經有關,最大聯繫是情緒高漲、壓力大、暴怒、緊張等;在前額的頭痛與陽明經關係較密切,可能是胃火比較多,常吃煎炸食物所致;後腦頭頂枕部為主的頭痛則於膀胱經和督脈關係密切。原來在中醫角度,頭部是「諸陽之會」,五臟六腑的精華皆上注於頭,頭亦為「精明之府」,是精神所居之處。身體強健的話,正氣足則氣血旺,若外感邪氣使氣血運行不暢,或內傷不調導致氣血不足痰瘀阻滯,都可引致偏頭痛。

護正氣防頭風

頭痛在中醫上屬內科病患,較直接及起效快的方法,是透過針灸穴位治療紓緩痛症。內科佔針灸二至三成,而頭痛佔當中30至40%,可見佔患者比例算多。「如果病人痛到嘔吐,我們會用降逆止嘔、調理氣血的穴位去紓緩症狀;如果出現閃光,我們會在頭部位置用明目、精明的穴位去改善這些徵狀。中醫認為,若屬外感,即風、寒、熱侵襲的話,風指身體正氣不夠,吹到風就有頭風,所以要維護正氣,即增強抵抗力,避免吹風,尤其是頸後位置。如果因為寒,遇冷就會頭痛的人,洗完頭不要等自然乾,要吹乾頭髮。

如果內傷就較複雜,因為成因不同,假如氣血不足,就要避免吃生冷食物,如果是痰濁較多,就要少喝啤酒,少吃油膩、煎炸食物。」她補充。

更多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