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撥快鐘1小時 調整作息時間逐步適應
(加新社4日電)人們要在本周末撥快鐘1小時﹐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最受打擊。
多倫多病童醫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兒童呼吸專家及睡眠治療師埃明醫生(Reshma Amin)說﹕「成年人通常每天睡覺5到6小時﹐而不是專家建議的7到8小時﹐現在撥快鐘1小時﹐睡眠時間就更短﹐他們的問題比正常睡眠的人更多。」
卡加利睡眠與人類表現中心(Centre for Sleep and Human Performance)醫學總監塞繆爾斯(Charles Samuels)說﹐調撥時鐘﹐大腦的時鐘也會受影響。
「春季時鐘撥快」﹐青少年也會受影響。
塞繆爾斯解釋說﹐在青春期﹐一些人進入推延睡眠階段﹐也就是說﹐他們過着「夜貓子」的生活﹐他們必須提早起牀﹐才能保持頭腦靈活﹐結果非常困倦。
他說﹐對於青少年﹐更有效的辦法是經常小睡片刻﹐而不是長時間睡眠。
埃明建議﹐兒童為了調校生理時鐘﹐最好在撥快鐘之前幾天調整入睡與起牀時間﹐逐步適應。
每晚多睡15分鐘
人們通常在晚上11時就寢﹐不妨每晚多睡15分鐘﹐到最後多睡一小時。
塞繆爾斯說﹐在時間更改前多睡眠﹐不應在周末遲遲才上牀。
溫哥華兒童睡眠諮詢公司Sleepdreams創始人戈登(Jennifer Garden)說﹐適應新時鐘後﹐重要的是遵守常規。
關鍵是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睡眠的環境﹐例如在溫度較低、幽暗的房間休息。
戈登指出﹐最適合睡眠的室內溫度是攝氏16到19度﹐比多數人認為的適合睡眠室溫低2到3度。
家長還應限制兒童的屏幕時間﹐確保入睡前至少2到3小時沒看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