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延伸﹕《飛鳥俠》戲如人生
【明報專訊】And did you get what you wanted from this life, even so?(你是否得到人生所期望的東西?)
I did.(我得到了。)
And what did you want?(你想得到什麼?)
To call myself beloved, to feel myself beloved on the earth.(我想稱自己為摯愛,感受到自己被世上所愛。)
上述詩句出自美國短篇小說家及詩人Raymond Carver的詩A New Path to the Waterfall,電影《飛鳥俠》(Birdman)的片頭引用了這詩,一語道出電影的主題。故事講述飾演英雄電影主角「飛鳥俠」的Riggan(米高基頓飾) 20年前聲名大噪,可惜角色沒有為他帶來振翅高飛的機會,他推掉第四集後事業一沉不起,最後淪為百老匯舞台劇的「茄喱啡」。Riggan渴望重拾榮耀、被觀眾愛戴,他擔當起舞台劇導演來,策劃一次舉世矚目的演出挽救事業,並挽救人生及家庭。
今天基斯頓比爾(Christian Bale)是大家心目中的「蝙蝠俠」,但其實米高基頓也演過蝙蝠俠。《飛鳥俠》請來年逾六十的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飾演Riggan,戲裏戲外有許多相似之處——米高憑添布頓執導的《蝙蝠俠》及《蝙蝠俠再戰風雲》走上電影生涯高峰,Riggan年輕時也因拍《飛鳥俠》一舉成名;米高基頓沒有接拍《蝙蝠俠》系列第三集,Riggan也不接拍《飛鳥俠》第四集。不過,電影之中,Riggan不時見到、聽到飛鳥俠跟他低語,甚至自覺擁有超能力,Riggan希望擺脫飛鳥俠給他的名利(某程度上也是「心魔」),於是投身舞台劇界重新開始,卻遭傳媒、女兒、同劇拍檔質疑。過氣超級英雄如何重振雄風,是戲外之戲的主線——觀眾對演員的熱情是否永恆?
《飛鳥俠》獲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9項提名,並奪得當中4項,成為當屆大贏家,米高基頓早前亦奪得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男主角。不知他會否因此再次一飛冲天?
文:G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