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途徑設未來基金 被批避立會
【明報專訊】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建議以「行政途徑」設立未來基金,由於只涉及改變儲備投資方式,毋須立法會審批,形容此舉最具效率與最符合成本效益。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系主任馬嶽質疑,政府此舉是為避過立法會監察。他指出,政府雖暫時只打算將每年財政盈餘約25%至33%撥入基金,惟此例一開,未來將可決定注資加碼。馬質疑政府做法是為了減輕派錢的壓力。
張超雄:剝削當下市民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形容政府做法「非常惡劣」,指政府每年注資佔盈餘比例不少,可作不少民生開支,「對現在的市民來說,是很大剝削」。張又質疑政府對全民退保採「拖字訣」,設未來基金只想議員不打2200億元土地基金主意。
小組否認為減派糖
小組主席謝曼怡說,成立未來基金不是想減少未來政府的「派糖」規模。她指政府將每年多少盈餘撥至未來基金,還需視乎政府財政狀况及社會需要,並非硬性指標,反問「如有盈餘時不儲,難道等沒有盈餘時才儲?」多名成員昨強調,政府未來動用基金仍須立法會批准,否認「行政途徑」設立基金是為繞過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