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職業模式 一切工作皆可「臨時的」
按需經濟模式在公司領域的普及,更將給公司結構和個人職業發展,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美國許多著名商學院的畢業生紛紛投入了新興科技公司的懷抱。兩年前創立的奧利納德公司是一家為企業提供工商管理學碩士(MBA)租用服務的公司,旗下涵蓋了美國40所最著名商學院的1萬名畢業生,他們無須按時上班,但能從微軟等企業那裏賺100到150美元的時薪。
美國國際電子廢品回收公司曾通過奧利納德公司尋找一名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來為一個新項目撰寫企劃書。「你能使用真正優秀的人才,同時又不需要作出年度承諾並支付福利金。」該公司董事長謝吉里安說。
2000年成立於倫敦的伊登-麥卡倫姆公司是一個由500名自由顧問建立起的網絡,其客戶有小公司,也有製藥巨頭GSK等大公司。
在法律領域,Axiom公司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它僱了650名律師為財富100強中的半數公司提供過法律服務,2012年營業收入就超過1億美元。
高管和創意總監也可以是臨時的?總部位於洛杉磯的「商業天才集團」就在為公司提供「臨時高管」,這些高管可以為公司解決具體問題;一些創意公司則給按需模式增加新元素——創意,而非勞動力和服務。
互聯網內容供應商「霍士移動娛樂」提供的「臨時創意總監」專職為某家公司設計一個時期的新產品。另一家公司Innocentive.com專注於企業研發,它幫助實現公司的研發需求,直到公司獲得滿意解決方案後再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