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港商須轉型求生
【明報專訊】中國勞工薪金及各種成本不斷上漲,且受到東南亞及印度等多個國家挑戰,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備受挑戰。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董余德明指出,面對中國經濟轉型,製造業難再受重視,但對中國整體經濟效益無影響,甚至可能有所上升。他指出,內地青年現時多選擇投身服務業或金融業,令工廠人手不足,技術型工作更欠缺學徒而難延續,加上內地工廠學到外國技術,改良及研發後發展或比港商好,令港商經營工廠愈來愈困難,必須轉型求生,否則恐被淘汰。
內地廠學外國技術港廠失競爭力
近年日圓貶值令多個日本品牌撤出中國,情况令人關注,中國日本商會會長澤田真治郎去年6月公布《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4白皮書》,對8579間日資企業進行調查,其中把 「中期看好的事業發展目標國家和地區」,中國於2013年的得票率僅37.5%而排第4;而首3名為印尼(44.9%)、印度(43.6%)和泰國 (38.5%)。這是該項目調查12年以來,中國首次失去首位。
日企發展目標國家 中國失首位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博士指出,據其了解,撤中國的工廠規模不算大,中國雖排行第4,但其勞動力仍足夠,而現於中國的工廠多是電子工業,難以搬遷,因此相信未來10年主要工廠仍會在中國,惟需要改善工人待遇,廠家成本將會增加。劉博士認為廠家應藉此改變舊有管理模式和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產品質量爭取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