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線路的走向,本該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但隨着高鐵「爭路運動」愈演愈烈,弊端逐漸顯現,除了高鐵站設置遠離市區數十甚至上百公里外,部分地區亦藉機發展「高鐵新城」,最終卻成為「鬼城」。
內地高鐵站設置備受詬病,不少高鐵搭客在抵達目的地後,卻發現車站根本不在市區,而是該市轄下的一個縣。一旦在「××北」站落車,進入城區可能還要再花費一、兩個小時巴士或地鐵車程。
有熟悉內地高鐵情况的人士稱,「這種情况是因為當初車站選址時,縣裏的人脈強過市裏。」
如此設站,不知誤導了多少不明就裏的乘客,既耽誤時間,又多花冤枉錢。
總理李克強的故鄉安徽的定遠縣,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小縣。但據說就是沾了李克強的光,京滬高鐵專門繞了個彎經過這裏,並設了全國唯一一個縣級高鐵站。上一個站距離定遠僅70多公里,僅有15分鐘車程,更重要的是,這個小縣城也沒幾個人搭高鐵。
偏僻高鐵新區變鬼城
地方政府爭搶高鐵設站,也有自己的另一個算盤,就是以此名義來打造新城區,對國家嚴控土地紅線、但對土地財政又過分依賴的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個既不違反政策又可達到目的的「好舉措」。
目前,在全國「四縱四橫」的高鐵網上,傍高鐵、建新城,儼然成了各地城市拓展的標準配置,全國有36個城市正在建設高鐵新區,幾乎遍地開花。但由於新區距離主城區很遠,發展基礎過於薄弱,部分已成為「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