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未評運房局角色 議員表明問責
【明報專訊】夏正民法官領導的調查高鐵事件獨立專家小組提出的報告,矛頭主要針對港鐵內部就高鐵工程的系統制度,以及路政署與其轄下鐵路拓展處的監督問題,惟無評價運輸及房屋局有否做好監督角色,頂多指政府「過度信賴」港鐵的保證。另邊廂,立法會組成的調查高鐵專責委員會,2月26日將首次聆訊,多名立法會議員已表明,會繼續追問運房局長張炳良及副局長邱誠武的責任,特別是他們在過程中到底知道多少路政署所掌握的資料。
30頁主體內容 運房局佔1頁
夏正民報告主體內容長30頁,最長篇幅是針對港鐵管理高鐵項目過失作批評,其次是批評路政署沒有做好監督工程責任。對於運房局的角度,篇幅只有約1頁,交代局長張炳良一度考慮公布高鐵無法如期於2015年通車,後被港鐵說服給多點時間追回進度。雖然外界其後質疑政府和港鐵就通車延後「合謀隱瞞」,但報告並無對運房局作評價。
有立法會議員閱畢報告後認為,獨立專家小組報告有一「匪夷所思」之處,就是由運房局等高層就高鐵舉行的部門首長會議,竟然沒有正式會議紀錄,小組要透過路政署擬備的簡介資料,才大約得悉這個會議討論過什麼範疇,令人質疑政府是否真的沒有做紀錄。
立法會調查高鐵事件專責委員會委員范國威稱,張炳良和邱誠武是否要問責,關鍵在於路政署有否適時將顧問報告、高鐵延誤等資料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掌握這些資料,便要問責;如果是路政署隱瞞資料,則是路政署失職」。另一委員、民主黨胡志偉亦稱,這份報告沒有回應運房局的問責問題,「2011到2013年,究竟運房局掌握了什麼資訊?有否着力監察工程進度?」
政府消息﹕目的檢討流程尋教訓
政府消息指出,不會期望這份報告出爐後,立法會便會輕輕放過,不跟進高鐵事件,「現在連財會撥款也不合作,何况這件事」。消息稱,特首梁振英委任法官及專家調查事件,主要目的是檢討流程、找出教訓等,對於有人質疑報告避重就輕,似是「保住」運房局長張炳良,他認為這種看法並不公道,又稱衡量官員有否疏忽職守,應考慮當日有關人士掌握多少資料、客觀環境如何,至於官員當時的決定是否「合適(proper)」,現在發生事情後,一般人以「事後孔明」的方法看待事件及追究責任是不公平。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