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打宗教牌排外 挑戰大同理想
PEGIDA高舉捍衛歐洲基督教傳統旗幟反伊斯蘭化;有意思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2010年就社會不同族群融和時,也舉出基督教價值,指威脅社會融和的並非因為「太多伊斯蘭」,「而是太少基督教」,呼籲大家反思基督教價值。雙方均祭出基督教旗幟,但目的卻迥異。
西歐民族主義日益膨脹
在世俗政體中,「基督教民主」也許顯得奇怪,但它是歐洲(西歐)擺脫神權政治,步向世俗政體的見證,在當前歐盟也是主導力量。除了默克爾這個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政治領袖,歐盟委員會上任與現任主席亦來自基督教民主黨,由各國基督教民主黨組成的聯盟,在去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中亦贏得最多議席。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穆勒(Jan-Werner Muller)去年指出,當今歐洲其實是由基督教民主黨人所創。這股政治力量在意識形態光譜上通常傾向溫和保守派,傳統上強調基督教倫理,但在墮胎與同性婚姻等敏感問題的立場日趨開明,當中顯然易見有世俗化的影響,然而穆勒認為,基督教民主的首要意識形態敵人其實是日益膨脹的民族主義,令歐洲1950年代以來邁向一體化的理想備受挑戰。
伊斯蘭移民再加上歐洲經濟不景無疑催化民族主義。PEGIDA聲言要捍衛德國文化反穆斯林移民,該組織領袖巴赫曼(Lutz Bachmann)上周一幅模仿希特勒的相片流出,更令人擔心德國極右排外勢力抬頭。
納粹陰影 移民議題成禁忌
港大歐洲研究課程主任奧爾指出,PEGIDA的排外傾向確惹人憂慮,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組織支持者來自社會各階層,大多無關極右,他們深感遭政治建制出賣,主流政客不應漠視他們對移民的憂慮。移民在很多地方極具爭議,德國尤甚。
奧爾曾在愛爾蘭及澳洲工作生活,比對德國跟澳州對移民的討論,他認為澳洲開放得多,德國則受納粹歷史陰影影響,討論很容易便會惹來「反移民」指摘,結果主流政客及傳媒長期迴避德國正面對的移民及人口結構問題,助長民粹。
德國政客扎拉青2010年出版《德國正自取滅亡》,直指德國移民政策失敗,引入缺乏教育又不能融入德國社會的低下層及穆斯林,拖經濟後腿,便惹起軒然大波。
該書一面世即引起主流輿論口誅筆伐。土耳其裔社會學家克凱萊克當時曾為扎拉青辯護,稱他只是說出對德國未來的憂慮及敦促穆斯林反思在德國社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