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提雙引擎 主導未來經濟
棄地產製造業 推動中小企創意產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時表示,中國不能夠如過去般依靠房地產及傳統製造業出口來支持經濟長遠發展,而是需要新增兩個「經濟引擎」來支持中高速增長,當中要提出扶持中小企,鼓勵創意行業,另一方面則是擴大公共產品及公共服務。他又強調正採取措施以防範債務、金融等風險,強調中國不會出現硬着陸。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早前中國公布2014年全年GDP(本地生產總值)錄7.4%增長,已算達到官方原先目標,不過多家投資銀行的報告均認為在今年固定資產投資放緩、樓市繼續調整等形勢下,2015年的GDP增長可能會跌穿7%,報6.8%至7%左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論壇發言時承認,2015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他強調中國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中國經濟也不會硬着陸。
經濟不會硬着陸 惟下行壓力大
他表示,正在採取有效措施以防範債務、金融等潛在風險,「中國的儲蓄率高達50%,能夠為經濟增長提供充裕資金。地方性債務70%主要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是有資產保障的。」至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現時出現調整也是正常,但強調正推進城鎮化,市場剛性需求可長期維持下去。
李克強提出所謂「雙引擎」概念,即要扶持中小企業和私人部門的增長引擎,以替代房地產和傳統製造業留下的空缺;另一方面則是對傳統引擎進行改造,其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擴公共產品與服務市場
他指出,中國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市場發展空間很大,目前中國公共設施存量僅為西歐國家的38%、北美國家的23%,服務業水平比同等發展中國家還要低10個百分點,而城鎮化則比發達國家低20多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內地經濟受內外因素困擾,先是房地產投資持續低迷,在製造業亦有產能過盛等問題;外部則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對出口形成壓力。故技術改革,提升效率,扶持中小企業的創新是正路,阿里、騰訊、京東等都是從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不過他認為,要培育中小企業創新,至少需時3至5年的時間作發展。
郭思治﹕內房長遠不太差
對於李克強點名指要取代房地產以及製造業的空缺,對相關產業股份投資價值是否大減,甚至出現沽壓。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認為,製造業公司一向比較困難,除經營成本大幅上漲,人民幣匯價過去幾年累積升幅很多,出口面對很大挑戰。
不過他對內房不會看得太差,因為仍有一定剛性需求支持,但短期內並沒有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