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製模開刀 拉直O腿4日出院

[2015.01.20] 發表
骨科專科醫生廖敬樂(圖)表示,新方法會先為病人骨骼做電腦掃描,再以3D打印技術複製病人骨骼及製作「骨模」(灰虛線範圍)。骨模在手術中會套在病人腿骨上,醫生再在骨模上預設的窄縫(紅虛線示)落刀切割,繼而重置骨骼位置,以鋼針固定後才取走骨模。(余俊亮攝)

【明報專訊】嚴重O形或X形腿患者須做下肢矯形手術,有本港骨科專科醫生於2013年底於大學教學醫院,為該類手術引入3D打印技術。醫生在手術前「打印」製作矯形骨模,令切割更準確,病人術後不需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骼位置,改用螺絲及鋼板固定,令病人膝關節活動幅度增加,住院日數亦減少,至今已有4名病人接受手術。

負責上述手術、現時私人執業的骨科專科醫生廖敬樂指出,下肢畸形原因可以是先天或後天,患者腿部變形,走路時會感痛楚。他稱,變形情况可分3級,若達中等程度而感痛楚,或達嚴重程度,病人便需做手術。矯形手術應在骨骼發育完成後進行。

舊法裝外支架 住院200天

廖敬樂稱,O形或X形腿病人的大腿骨及小腿骨彎曲,醫生需先切除部分骨骼,再重置骨骼位置。在傳統方法下,醫生以X光片及目測確認切割點,而病人術後需配帶外固定支架,一般需時6至12個月,每日需洗傷口,住院時間或長達200多天,傷口亦有感染風險。

廖於2013年底首次引入3D打印技術,輔助做下肢矯形手術。醫生先為病人的骨骼做電腦掃描,計算切割位置,之後3D打印出病人手術使用的骨模,對準骨模上的位置切割,令準確度提高。

8個月後膝活動接近常人

廖敬樂表示,新方法下,醫生會在患者的骨及肌肉間以鋼片及螺絲固定骨骼,而不使用外固定支架。他解釋,病人膝關節活動幅度增加,有病人術後8個月後,活動幅度達135度,與正常人相若,較一個接受傳統手術病人僅得90度為高。他稱,因康復時間短及毋需經常洗傷口,住院日數可由200多天減至4天。固定鋼片在術後12至18個月可開刀取出。

沒有參與今次手術的骨科醫生陳英琪表示,如果患者變形情况嚴重,或需分階段矯形,應考慮使用外在固定支架,避免因矯形幅度太大損害神經線及血管。他稱,如果病人的骨骼血氣差,亦需考慮是否使用內固定方法。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環境局長黃錦星表示,專營巴士是路邊空氣污染的其中一個主要源頭,政府希望於今年底在中環、旺角及銅鑼灣設立巴士低排放區,改善空氣質素... 詳情
【明報專訊】食物安全中心發現一個白菜仔樣本及一個青豆角樣本除害劑殘餘超出法例標準,前者在長沙灣疏菜統營處檢取,後者在零售層面檢取,中心正追查... 詳情
功夫的士司機擊退4煞
【明報專訊】一名修習太極及詠春多年的士司機,昨日接載4名青年往馬鞍山目的地後,遭對方藉詞騙落車潑辣椒油及以鐵槌圍毆,幸司機使出「真功夫」以一... 詳情
林鄭﹕否決政改令普選立會順延
【明報專訊】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政改諮詢,多名民主派批評諮詢無謂,多番要求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澄清否決政改方案後的局面。林鄭月娥說,市民廣... 詳情
阻油價「加快減慢」  自由黨倡公開油庫存量
【明報專訊】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向政府提出建議,阻止油價「加快減慢」。該黨政府要求油公司公開其平均燃油庫存量及銷售量,並要求政府考慮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