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後頻傳捷報,去年「雙11」全天交易額達571億人民幣,市值一度突破3000億美元(逾1.8萬億元人民幣),馬雲成為亞洲新首富。阿里巴巴的成功,亦讓人關注對其「縱容假貨」的質疑。據報,中國工商總局去年11月11日當天,抽檢淘寶天貓等電子商戶,發現15批次樣品屬假冒或高度疑似假冒商品,已確證8個批次的樣品為假冒商品,其中淘寶天貓佔3個。更令阿里巴巴尷尬的是,APEC會議期間,為各國領導人量身定做的「新中裝」,APEC會議還未結束,其假貨就在淘寶上熱賣。
明報記者
蘭州的羅先生去年底在淘寶網買了一雙品牌運動鞋。這雙店面標價699元人民幣的運動鞋,在網店售價僅269元,店主稱商品是斷碼特價,保證是正品。豈料穿了不到3個月鞋底就脫膠,當羅先生再去找店家時才發現,這家淘寶店竟然消失了。長期以來,假貨問題一直困擾着電商行業,尤其是淘寶。
「割價」運動鞋3月脫底
阿里巴巴並不甘心被套上「山寨電商」的名號,去年12月,阿里巴巴聯合公安、質監、出版、知識產權等3日內連發假貨報告,並宣布聯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打擊盜版侵權。淘寶稱,截至去年12月12日,幫助各地警方破獲18個「製售假集群」,搗破200多個據點,共拘近400疑犯。
其實這並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大張旗鼓向假貨宣戰,2009年投入億元打假,2013年查處半年交易額2000多萬的大案 ,但假貨始終「如影隨形」。日前,馬雲在央視節目上稱「我們也很悲劇」,假貨集團曾給他設靈堂,在公司門口遊行示威。他說,假貨、知識產權和炒作信用這3個問題是公司發展的「癌症」。很多地方保護主義,執法機構對付的不是製假者,而是淘寶,因為對付淘寶最容易,對付製假者很難。
商品加貼二維碼列明產地
馬雲說,「中國如果有一個機構人最多、技術最強、決心最大、打擊力度最大的公司,全世界可能我們排第一」。阿里巴巴公布數據,從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阿里集團在消費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下同)。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說,通過智能識別、數據分析、大數據建模,假貨從10億件商品中被撈出,繼而追蹤到線下賣家。 而今年的打假新招是二維碼,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追溯產品產地,辨別真偽。
地方政府也向阿里求助。邵曉鋒說,全國山寨的Adidas和Nike運動鞋的源頭福建省莆田市政府,希望借助淘寶助當地造假企業走上正路,淘寶亦會考慮向這些企業投放一些資源。但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打假」其實是「假打」,淘寶其實是店家的利益共同體,並不願意傷及商家利益。
港教授:淘寶審查賠償有責
不過馬雲在去年11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購物,25塊錢就想買一個勞力士手表,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你自己太貪了。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教授冼日明說,雖然不排除有如此貪心的消費者,但淘寶並非完全沒有責任,特別是阿里巴巴現在成了國際級的企業,更應嚴格篩選客戶。他說,淘寶對賣家的監管不夠,處罰力度也不夠;應該在賣家開店前做嚴格的審查,開店之後一旦發現售假,就將該公司其他品牌的營業一併終止,並且把賣家的保證金都賠償給消費者,如果不夠,淘寶再補賠。
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接受本報電話採訪時則為阿里巴巴「喊冤」:它只是一家企業,不能打假,下一步要靠工商部門去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