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吹肥皂泡看似容易,若要吹出一個又巨型又持久的肥皂泡,該如何着手?
我們只要了解肥皂泡製作的科學原理,這項科學的「藝術」必定呈現在每個人的眼前。
★實驗材料
?洗潔精
?洗頭水
?甘油
?白砂糖
?蒸餾水
?量杯
?攪拌棒
?大膠盒連蓋
■科學原理
?肥皂泡的結構
當空氣灌入沾了肥皂泡溶液的吹管或裝置時,灌入的空氣會被包在一層薄薄的泡泡膜包圍,形成泡泡。泡泡膜的形成是因為清潔劑分子包圍住水,而清潔劑分子的頭、尾二端有不同的物理性質,頭一端是喜歡和水親近(親水端);尾一端則不喜歡水,但喜歡和油親近(疏水端)。
?七彩繽紛的肥皂泡
由於泡泡膜厚度並不均勻,所以光線進入泡泡膜後發生「反射」、「折射」及「干涉」等科學現象,導致泡泡膜顏色七彩繽紛。
當二次反射的光重疊後,就會產生「干涉」。不同的「干涉」會產生不同顏色的光,加上泡泡膜的厚度不一,光的顏色因而變化。
■知識站﹕甘油及白砂糖溶液的作用
甘油和白砂糖溶液可增厚泡泡膜,令它不易爆破。留意若過量,吹出來的肥皂泡雖然會較大,但卻會因太厚太重而容易下墜,難以浮於半空。
文、圖:聖公會基孝中學,科學及科技學習領域、綜合科學及生物科主任劉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