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
睾丸(testis又稱testicle)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份,懸於陰莖(penis)下、位於陰囊(scrotum)內的兩個蛋型器官,睾丸製造男性賀爾蒙睾酮(testosterone)和精子(sperm)。睾丸細胞會出現病變,包括發炎、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即癌病)等。
睾丸癌的症狀包括:(一)不痛的硬塊:可小至幾毫米,亦可大至幾厘米,早期的睾丸癌是不痛的,疼痛較多見於發炎或精索扭曲等;(二)下腹或陰囊有下墜或疼痛的感覺;(三)背痛:當癌細胞擴散到腹膜後的淋巴腺;(四)腹腔積水;(五)咳嗽或氣喘:當癌細胞擴散到肺部等。較少見的症狀包括(一)臉及身體的毛過量生長:這是因癌細胞分泌大量男性賀爾蒙所致;(二)乳房發大及腫痛:這是因癌細胞分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或女性賀爾蒙雌激素所致。
為了確診睾丸癌,醫生向患者查詢詳細的病史及作詳細的臨床檢查後,並會作以下的檢驗:
(一)驗血:查看患者有沒有貧血或細菌感染,也可得知患者的整體健康;也會檢查腎功能和肝功能,查看擴散至腎和肝的可能;
(二)超聲波:證實睾丸有沒有腫瘤、及腫瘤的位置、形狀、大小及密度;
(三)腫瘤標記物(tumour marker):腫瘤標記物是血液內一些可能會顯示身體患有癌細胞的物質,能顯示睾丸癌的腫瘤標記物包括:甲型胎兒蛋白(α-fetoprotein);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及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等。腫瘤標記物通常是用來跟進治療的效果,用來診斷睾丸癌的準確性則不高;
(四)肺X光透視:查看有沒有擴散至肺部及胸腔的淋巴腺;
(五)活組織切片檢查(biopsy):檢查能證實患者是否真的患上癌病及癌細胞的類型;
(六)其他檢查:包括電腦素描、磁力共振素描、骨素描等,有助醫生查看癌病擴散的程度。
治療睾丸癌的方法,取決於癌細胞的種類、擴散的程度及患者的整體健康,包括觀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手術治療、電療、化療等。預後視乎睾丸癌細胞的種類、大小、有沒有擴散至腹膜後的淋巴或身體其他部位等。
抽煙、喝酒、睾丸受傷、輸精管結紮手術等不會增加患上睾丸癌的風險,已知會增加患上睾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一)家族遺傳病史:若父親或兄弟患有睾丸癌,個人患上睾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二)個人曾患睾丸癌:一個睾丸曾患癌病增加另一個睾丸患上癌病的風險;
(三)隱睾症(cryptorchidism):在母腹中,男胎的睾丸是在他自己的腹腔內形成及發育的。在出生前,睾丸是會移到陰囊內,但有些男嬰的睾丸並沒有降到陰囊內。隱睾症是在男孩中最常見的生殖器官毛病,見於大約百份之三十的早產男嬰和百份之三的足月男嬰,大部份只發生在身體的一邊,但有百份之十的患者是發生在左右兩邊;未有降到陰囊內的睾丸有較大機會患上睾丸癌(高四十至一百倍),治療的方法是動手術把睾丸放到陰囊內、並要把睾丸固定在陰囊內,治療並不一定能預防患上睾丸癌,因為部份未有降到陰囊內的睾丸早已是異常,但可讓患者於自我檢查時能盡早察覺異狀而求醫;
(四)克蘭費爾特綜合症(Klinefelter syndrome):這是罕見的遺傳病,影響男性的性發育,增加患上睾丸癌的風險。
自我睾丸檢查能及早察覺睾丸有異樣,最好是在熱水澡或沐浴後立刻進行,查看睾丸有沒有硬塊及痛楚,並比較兩邊,若發現任何異樣,請立刻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