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體質天生平和 寒底 熱底 後天形成(一)
如果要在地上畫一條體質分界線,常有咳嗽或喉嚨痛的人,多數會選擇站在「熱」的一邊,而手腳冰冷者則會自動往「寒」邊站。但體質是否只是簡單的二分法?事實上體質偏頗絕不止寒、熱兩類,更不能單靠一杯涼茶解決。正統中醫認為,寒、熱底子只是民間以訛傳訛的說法,每個人出生時體質都是大致平和的,體質偏頗只是後天生活不當形成,絕非命中注定。
不少病人甫到中醫處就診,都會即時扮演醫師的角色,為自己診症,主動向醫師「介紹」自己屬於某某底子,是否可用某某類型的藥來治理。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李宇銘在臨床上,時常都會見到這類病人,但他大都會幫忙糾正這個錯誤觀念。「經常聽到所謂熱底、寒底,其實都只是一種民間的說法,中醫學上並無這名詞。因為人出生時體質屬於自然平和,若正常健康生活,體質自應屬中庸無偏頗。只有生活欠缺協調時,體質才會出現問題。因此,體質絕非如星座、血型、生肖一般,生來便有其所屬。」
天生體質無所屬
如察覺到體質出現偏頗時,即代表身體已開始失去平衡,如未能立即加以調節治理,即極可能惡化成疾病。李宇銘指出,中醫提倡最理想的治病方法是「治未病」,即在體質出現偏頗並形成將會致病的徵兆時,及早調整回復平和中庸的理想狀態,防止疾病形成。萬一不幸已成疾病,中醫也需要針對患者的偏頗體質,設計針對病情和體質方向的治療方案。即使同一疾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病徵表現和治療方案也可能有明顯的差別。而在病症改善之後,患者也需依醫師建議,就體質作全面的調養,減少病情反覆復發的機會。
李宇銘亦指出,個人體質難簡單以寒、熱二分法來判斷。中醫會根據不同方法和準則,如以陰陽、五行等來區分體質偏頗類型。
《黃帝內經》已將體質分為五大類,而每大類之中又可再細分為五類,如此已可簡略地分為二十五類。每個人的不同臟腑,即是說,心、肝、腎、脾、胃都可出現各自的寒、熱、虛、實,因此,中醫對體質的分類可謂千變萬化,必須逐個病人診斷,才可作出準確的判斷。
港人混合體質較常見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一級講師馬劍穎表示,影響每個人體質偏頗問題的因素眾多,除年齡、飲食及生活起居外,甚至每年不同季節,對人的體質都會有所影響。例如從體內、體表;身體上部、下部;不同臟腑以至日夜或不同季節,都可令體質有所差別。
有可能是外熱內寒,或者上虛下實,甚至肺熱胃寒等等多種混合組合。所以,臨床上每個人的體質偏頗很可能不止一種,更常見的是混合體質。以香港人為例,由於飲食習慣多偏向濃味油膩,缺乏充足休息和工作壓力大,缺乏休息易致陰虛、壓力可引發肝鬱氣滯,形成痰濕。所以,港人體質大都偏向「陰虛」、「痰濕」或兩者的混合型。
中醫藉望、聞、問、切判斷體質,絕非只是「張開口看看舌頭」般簡單。馬劍穎表示:「望,指當病人進入診室後,即應觀察其面色、舌頭、皮膚、體態以至精神狀態等外觀狀況;聞,指根據病人口腔或身體的味道作診斷;問,則是透過了解病人的不適症狀、作息狀況以至生活習慣及病史等;切,即透過把脈等檢查方式,了解病人的脈象和健康狀態。」所以有些人單單因經常咳嗽或生痱滋,便斷定自身體質偏熱,是過於粗疏的做法。
咳嗽皆因「上火」?
坊間錯誤的分辨方法,可能導致病人體質進一步惡化。以喉嚨痛為例,一般市民常誤以為是「上火」所致,其實更多是陰虛火旺。由於人體講求陰陽平衡互濟,兩者均需不多不少。即使陽氣一直保持不變,但如因身體的陰氣下降,對比之下,平日適中的陽氣也會顯得過盛,因而引發喉嚨痛等徵狀。此時如果單單用藥壓制陽氣,並不能解決問題,應以養補陰氣為先。例如魚類、水禽、菇類等在水中或陰暗處生長的食物,均有助改善陰虛火旺問題。是以不少人愈補愈虛,即有可能是方法未必適合自身所致。
調養時間可長可短
到底要令體質回復平和,需要多長時間?馬劍穎指難以一概而論,須視乎三個因素:
- 患者出現體質偏頗為時多久;
- 體質偏頗的種類和複雜性;
- 患者是否可從生活習慣和情志上作出配合。
如果病人只屬單一體質偏頗會較易處理,但如屬兩種甚至三種以上的體質偏頗,則必須抽絲剝繭把問題逐一抽出,依次序解決,如此調理方法更複雜。一般而言,實症的處理時間會較快,甚至可能只需服藥一、兩次已有明顯改善;虛症或需較長時間才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