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助罕見病文憑生 課堂拍片供備戰

[2014.11.25] 發表
患有遺傳性肌肉病變的孔美淇(左一),未有為頑疾放棄學業,還積極融入校園生活。圖為她去年11月與同學一同祝賀數學老師(左二)碩士畢業。(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16歲的孔美淇自小患有罕見的遺傳性肌肉病變,不良於行,但她克服身體障礙苦學,考取好成績,早前獲頒教協司徒華教育基金好學生獎,更立志成為言語治療師。惟病魔的考驗不絕,美淇將要接受腰部手術,正就讀中五的她,擔心未能備戰文憑試,幸獲校方承諾代為拍攝上課片段,供她在病榻上繼續學習。

16歲的孔美淇曾是游泳健將,但自8歲證實患上遺傳性肌肉病變(BAG3),此病全球只有7宗案例,她更是首名華人患者,肌肉逐漸失去力量,需依賴拐杖,有時更需輪椅代步。

「船到橋頭自然直,堅持就會有希望。」現就讀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中五的美淇說,自己要常出入醫院覆診,中一時曾因腳部手術留院3個月,本月初又因腸胃不適請假一周,雖常缺課,但她在家加緊溫習,最近考獲全級20多名,「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相等回報,讀書成績好,將來就會有出路,可以貢獻社會」。

醫院常客 盼成言語治療師

美淇透露,希望將來成為言語治療師,除了因為對生物科感興趣,也因為常到醫院覆診,了解到言語治療師能幫助說話有困難的小朋友。

早前在司徒華教育基金頒獎禮上,美淇一度哽咽,稱或有一段時間無法再上學。她解釋,其腰部需進行手術,未知何時進行和康復,幸獲校方承諾為她拍攝課堂內容,好讓她在醫院用電腦觀看片段。

美淇的父親孔繁枝去年因淋巴癌病逝,他去年確診罹患末期癌症時透過傳媒籌醫藥費,但原來不為自救,而是希望留金錢給女兒讀書。事隔至今逾1年,現由母親獨力照顧的美淇,由衷感激父親昔日無微不至照顧、經常陪她覆診,「回想過去生活點滴,感受到他對我的愛,我和母親會好好努力活下去,期望將來可在天國一起相見。」

明報記者

更多教育
時事通識教材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第18屆校園記者﹕407新紮校記 邁步真相之路
【明報專訊】《明報》校園記者計劃轉眼踏入第18屆,11月13日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開學暨頒獎典禮。今屆主題為「思辨.求真」,共有407名... 詳情
重現《狂舞派》編劇追夢史
【明報專訊】「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是電影《狂舞派》的經典對白,也是第17屆校記計劃「恒生盃─全年最佳寫作大獎」得獎作品的開篇句子。第... 詳情
遊行前1小時  覓最佳「影相位」
【明報專訊】「(拍攝)一幅好的新聞圖片,不一定需要用上攝記的專業攝影器材,但要(能夠)告訴讀者新聞故事」。現於外國念書的校記呂澤希(之前就讀... 詳情
【明報專訊】◆恒生盃—全年最佳寫作大獎 《為了夢想,他可以去得很盡》李諾琪(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全年最佳寫作大獎優異獎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