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奠基﹕成語褒義變貶義
【明報專訊】過去本欄曾舉過不少出自文言文經典篇章的成語,可謂文言文精粹所在。早幾期談過成語經時代變遷由貶義變褒義,這次則談褒義變成貶義。
【呆若木雞】
從前不少成語都用作稱讚別人品格高尚,不過時至今日,已經變得相當負面。如我們今天用「呆若木雞」形容別人呆頭呆腦、反應遲緩,但原本「呆若木雞」實指一種高境界的修為。《莊子.達生篇》記載,周宣王喜歡鬥雞,每隔十天就詢問負責訓練鬥雞的紀渻子進度如何,但紀渻子一直回答尚未訓練好,原因在於雞看起來仍氣勢洶洶,目光炯炯。最後當那隻雞變得不動聲色,儼如木頭雞時,紀渻子便向宣王稱鬥雞已訓練好。當那隻雞被放進鬥雞場,其他鬥雞立即嚇得掉頭逃走。由此可見,「呆若木雞」的「呆」是指智慧或修養,以不變應萬變,沉穩如山。
【愚不可及】
類似成語還有很多,如今天我們認為某人「愚不可及」,指那人非常愚蠢,對事物認知片面。不過,此成語最初是用以稱讚別人,且出自萬世師表孔子。《論語.公冶長》載:「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甯武子極具智慧,當國家政治清明時,他會表現才能;國家混亂無道時,他則會表現得愚笨,隱藏才能,審時度勢,身處亂世仍能獨善其身,大智若愚。隱藏才能並非愚蠢,甯武子等待適當時機才展現光芒,這種養精蓄銳的精神,正是亂世中的睿智。
【差強人意】
同學寫作時多會將「差強人意」作負面用,例如:「由於我這次中文考試準備不足,故成績差強人意。」大家有否想像過,此成語原初用法是正面的?《後漢書.吳漢傳》載:「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帝」指光武帝劉秀,而「吳公」指當時的將軍吳漢。當時戰事失利,軍中上下皆垂頭喪氣,唯獨吳漢泰然自若,更不斷鼓勵士兵振作,整修兵器,準備再出戰,光武帝劉秀感歎地說:「吳公差強人意。」如果將這句理解為吳漢讓人失望,則文意不通;原來「差強人意」的「差」是指「勉強」,而「強」解作「振奮」,整句解作:「吳漢大體上能使人滿意。」戰事失利之際,吳漢尚能激勵士氣,大抵已能使人滿意。今天很多人把這成語當作負面意思,只因望文生義,強行賦予現代意思,扭曲了原意。
很多同學都有疑問,今天我們使用以上成語時,應該跟從古代的意思,還是現代的意思?時代巨輪一直向前推進,成語意義已經變化很多,當我們隨俗跟從現代意思時,也緊記不忘追本溯源,了解該成語最初意思,還它一個「公道」。
文:林溢欣(YY Lam)、謝廷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