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氣球升空慶柏林倒圍牆
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紀念日,柏林湧百萬人潮,數千個氣球升空,象徵圍牆消失。
當年被圍牆貫穿的柏林中區處處湧滿人潮,尤其在勃蘭登堡城門一帶。9日晚7時開始,數千個氣球升空,象徵圍牆倒塌,參加盛會的數萬民眾歡聲雷動。
11月9日圍牆倒塌紀念日,柏林有一系列活動。
當日上午,德國總理默克爾率領一眾政府高層前往班瑙爾大街柏林牆遺址紀念場參加活動。默克爾在講話中說,柏林不僅「鑄造了當年德國的形象,而且幾乎成為冷戰後歐洲統一的標誌」。默克爾並為遺留的柏林牆獻上了玫瑰花。
在勃蘭登堡城門前的廣場,從7日開始,包括聯邦政府的公民教育機構、人權相關部門、史塔西博物館(Stasi Museum)等機構和歷史學會都特別設置了資訊攤位,提供諮詢和各式書面資料。
城門前和波茨坦廣場上的大熒幕播放歷史影片,讓人們回顧歷史,也看到統一後的德國各方面的改變。
從勃蘭登堡邦(Brandenburg)趕來參加盛會的辛姆林(Zemlin)說,他的孩子在圍牆倒塌前一、兩年出生,能夠在沒有圍牆的政治制度下成長。11月9日對他的家庭而言,意義重大,所以他們全家趕來柏林參加歡慶盛會。
勃蘭登堡城門前廣場上搭起的舞台,9日從中午到午夜,由知名現代樂團輪流演奏,吸引數萬民眾。
到了晚間,人潮愈來愈多,樂團帶動了歡欣氣氛,群眾隨着音樂舞動,不時響起歡呼聲。
一連3天的活動特色之一是「光影邊界」(Lichtgrenze)裝置。當年貫穿中區並分隔東西的15公里圍牆線,自7日起由約8000個氣球連結重現。
25年前柏林圍牆洞開是在11月9日晚間7時過後不久。晚間7時多,舞台上柏林樂團演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快樂頌》,柏林市長沃韋賴特與政要、民權人士和許多義工沿着「光影邊界」地帶釋放數千個氣球到空中,象徵圍牆的崩塌。快樂頌和歡呼聲中,晚會活動達到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