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言﹕孔子「庭訓」,詩禮傳家

[2014.11.07] 發表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據《論語》所載,孔子有一子一女。長子名鯉,字伯魚。孔鯉出生時,正巧魯昭公賜給孔子鯉魚,所以取名為「鯉」(《孔子家語?本姓解》)。孔鯉享年五十,比孔子早過身。至於女兒,則名字不可考,書中只提及孔子把她嫁給了弟子公冶長(《論語?公冶長》:「以子(女兒)妻(嫁給,粵音砌)之。」)。

(一)《論語?季氏》

陳亢(1)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2)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3)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4)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5)其子也。」

(二)《論語?陽貨》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6)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7)牆面而立也與!」

註釋:

(1)陳亢: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陳國人,孔子弟子。一說為孔子弟子子貢的弟子。

(2)趨:小步疾行。按照古代禮儀,臣子、兒子分別在君主、父親面前經過,皆需「趨走」,以表敬意。

(3)不學《詩》,無以言:春秋時,卿大夫在外交場合,往往有賦《詩》言志之舉,所以不讀《詩》,便無法應對。

(4)不學禮,無以立:禮有規範人倫、社會秩序之用,所以必須學禮,才能立足社會。

(5)遠:疏遠。[粵]音願。

(6)〈周南〉、〈召南〉:《詩經》十五國風(十五個諸侯國的民間歌謠)中的首兩個國風。儒家認為,〈周南〉、〈召南〉諸作,樂調平和中正,內容與文治教化有關,所以歷來備受重視。

(7)正:對着。

【語譯填充】

﹙一﹚

陳亢問伯魚,說:「您(從孔子那裏)(a)______過什麼不一樣的道理嗎?」

伯魚答道:「沒有。有一次,家父獨自(b)______庭院裏,我恭敬地趨走而過。家父說:『學習《詩》了嗎?』我答道:『還沒有。』家父說:『不學《詩》,便無法(c)______。』我(d)______後,就學《詩》了。過幾天,家父又獨自(b)______庭院裏,我恭敬地趨走而過。家父說:『學習禮了嗎?』我答道:『還沒有。』家父說:『不學禮,便無法(e)______。』我(d)______後,就學禮了。我只聽聞這兩件事。」

陳亢(d)______後,高興地說:「問一個問題而得到三個答案,聞知了《詩》,聞知了禮,又聞知了君子疏遠他的兒子。」

﹙二﹚

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了〈周南〉、〈召南〉了嗎?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就好像對着牆壁站立呀!」

【學習要點﹕明喻】

明喻的結構包含「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喻體」(用來比喻的事物)三部分。例如,《論語?陽貨》「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不為〈周南〉、〈召南〉」是本體,「猶」是喻詞,「正牆面而立」是喻體。在古代漢語中,明喻常見的喻詞,除了「猶」,還有「如」、「譬如」、「譬若」、「若」、「恰似」、「恰如」:

(1)子貢曰:「君子之過(過錯)也,如日月之食(「蝕」的古字,日月虧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更正過錯)也,人皆仰(仰望)之。」(《論語?子張》)

(2)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共(「拱」的古字,環繞)之。」(《論語?為政》)

(3)今秦四塞(四方邊境有天險,可作屏障。塞,粵音賽)之國,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則臣不知君所出矣。(《戰國策?孟嘗君將入秦》)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甜酒,粵音禮)。(《莊子?山木》)

(5)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6)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有時,明喻句中有表達本體和喻體的相似之處的內容(稱為「喻解」),如例(1)的「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例(4)的「淡」、「甘」。要注意的是,喻解不是必須要出現的,如「其猶正牆面而立」一例就沒有出現。

【實戰篇】

1.陳亢為什麼問伯魚「子亦有異聞乎」?

2.孔子以「其猶正牆面而立」比喻什麼?

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羅奇偉

插圖﹕鍾錦榮

更多教育
文學地圖﹕民運的地圖?流轉的文學
【明報專訊】文學的意義並非純粹風花雪月,而是向世界出發,投入感情,不斷思考,提出疑問。今期先為大家揭開亞洲的民主運動地圖,然後再介紹數本當下... 詳情
文學地圖﹕延伸閱讀:文學與民主
【明報專訊】★《1984》:老大哥在看着你! 寫於1948年的科幻寓言小說。故事發生在不久遠的近未來,大戰後世界分為大洋國、歐亞國與東... 詳情
【明報專訊】姓名:張倚漫(中六) 學校:屯門天主教中學 北風一吹,街上不少行人自動把脖子縮進厚厚的圍巾,風再吹,依附在樹枝上的枯... 詳情
綜合能力﹕內地交流  行為問題
【明報專訊】★資料1:電郵 煌琯同學: 學校合唱團10月29日至11月2日到內地交流,以提升造詣。惟部分同學在觀摩會上行為不當,... 詳情
文化情報﹕西九自由野2014
【明報專訊】香港最創新及具實驗性的戶外藝術節「自由野」載譽歸來,無數本地及海外嶄新、破格的演出,包括:音樂、形體劇場、集體遊戲、舞蹈、文本藝...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