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加互聯網 唱片銷售25億跌至4億

[2014.10.30] 發表

【明報專訊】香港在1980年代末迎來流行音樂黃金時代,如今卻處市場低迷的深谷,新一代「歌神」陳奕迅更透露因唱片銷量不理想而萌退意。香港樂壇,到底是如何由盛轉衰呢?

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總裁馮添枝說,香港流行音樂的全盛時期是1989年,當年香港市場消費的唱片高達25億港元,其中有六成半至七成是本土出品。另外,香港出品的音樂更廣銷至海外,銷售額達10億元。馮添枝回憶當年盛世,認為除了當時經濟大環境好,更因為卡拉OK興起。

可惜好景不常,1991年香港出現翻版CD工廠,至1999年時全港唱片銷量已銳減至9.8億,之後政府出手取締大部分翻版工廠,但成效微弱。2000年後互聯網蓬勃發展,香港的版權法卻長期落後歐美10多年,終釀成惡果,至2013年,即使算上唱片、卡拉OK和iTunes等數碼版權,香港唱片的消費已不超過4億。由於互聯網帶來的國際化衝擊,其中香港本土出品的音樂跌至五成,海外銷售收益更是「不足一提」。

學者倡脫離「賣碟」舊夢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則比較韓國經驗,認為香港樂壇應該盡快脫離「賣碟」的舊夢,轉變經營模式:「韓國歌手早已突破賣CD的生存模式,而是把成本投入到經營偶像形象、發展周邊商品、出席公益活動等方面,香港在這方面轉變太慢了。」

他又質疑政府對整個文化創意產業沒有宏觀的政策規劃,讓香港在現今競爭激烈的階段失去了市場優勢:「韓國政府在文化政策上對K-pop、電影有分階段的明確扶植,香港政府則仍然停留在不干預自由市場的舊思維上,讓沒有資金來源的香港本土音樂很難突破競爭,得以外銷。」

更多港聞
黃耀明﹕自我審查 自甡u勢
【明報專訊】近期走上街頭撐佔領運動的歌手黃耀明,曾是樂隊「達明一派」主唱,見證1980、90年代香港音樂工業的鼎盛時期。他上月接受本報專訪時... 詳情
【明報專訊】「達明一派」在1980年代香港音樂黃金時期組隊,主唱「明哥」黃耀明回顧當年盛G,認為香港流行文化的興盛與當年電視業騰飛相輔相成,... 詳情
吳雨﹕缺乏人才 失內容來源
【明報專訊】「現在香港電視劇,看來看去只有幾個認得的明星面孔,8點半看完9點半還是他/她,電視台好像就只有一間在營業,這樣怎麼會出得了人才呢...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早前訪問韓國駐香港總領事趙鏞天,他認為韓國流行文化產業的興盛,有賴於一個思想開放、競爭激烈的國內環境,加上政府頻密開辦海外交... 詳情
焦慮症少年生日前圖炸警署
【明報專訊】今日剛滿16歲的少年梁國雄,生日前夕攜虒有爆炸粉末的紙盒,前晚到香港仔警署報案室,向警員說「做人好失敗,唔想生活」後企圖引爆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